•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4 13:38:21 股吧网页版
体育赛事持续撬动消费活力,政策引领不可或缺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迟雨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落下帷幕。赛事凭借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力与产业辐射力,正通过品牌价值提升、体育消费升级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将短期“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催化粤港澳大湾区在城市建设、招商引资与人才聚集等多方面发生“质变”,为体育及相关产业拓展出新机遇。

  据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杨雪鸫介绍,截至11月16日,十五运会市场开发(包括赞助、捐赠、特许经营、门票)收入18.4亿元。

  数据体现的不仅是体育的魅力,更是赛事经济迸发出的强劲活力。

  十五运会带来的消费热潮首先体现在特许商品的火爆销售上。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的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当下的顶流IP。

  赛事对文旅消费的拉动十分显著。“上午在香港逛景点,下午到广州看赛事,晚上赴顺德品美食”,十五运会期间,这样的“跨城观赛+文旅体验”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体育赛事的流量持续转化为文旅消费的增量。

  “体育+商圈” 的模式同样表现亮眼。在佛山,创意产业园举办的沉浸式观赛+民俗文化展示活动,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参与。在广州,作为赛事主要场馆的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及天河体育中心等商圈,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全市热门区域。

  智慧化办赛则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广州越秀山体育场搭载的无感运动数据采集系统、深圳赛场应用的四足机器人与AR导航,不仅提升了赛事运行效率,也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提供了真实应用场景。现在体育不仅是健儿竞技场,已俨然成为新技术、新业态的试验田和孵化器。

  超越传统办赛逻辑,推动“体育+”多元业态拓展,让体育赛事成为点燃城市消费活力的强大引擎,把体育的“小场景”做成消费的“大场景”,不论是前不久落幕的“苏超”,还是本届全运会,都是成功的典范。

  然而,赛事经济的潜力远未见顶。要真正让大型赛事成为撬动消费的新支点,还需在多个方面持续发力。

  加快制定支持赛事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政策引领不可或缺。

  一方面,通过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在安保、审批、交通、宣传等方面形成系统化保障体系,以此降低办赛成本与制度性障碍。另一方面,要以“生态化思维”构建产业联盟,培育赛事经济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基础、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因此要构建多层次、差异化赛事体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需求的赛事,依赖精细运营挖掘商业价值,让赛事IP与本地特色产业深度绑定,避开同质化的低效竞争。

  努力拓展更多体育消费新场景。各地应结合地域特色,将体育赛事与本地文化、旅游、商业资源深度融合,同时推动体育场馆延时开放、发展夜间体育消费,打造更多沉浸式、互动型消费体验空间,实现“赛时竞技、赛后惠民”的功能转换。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群体多元化需求,避免落入比赛热、赛后冷的尴尬。

  十五运会已落幕,但闭幕式不是赛事经济的终点。如果每一场赛事都是消费升级的“助推器”、产业创新的“孵化器”和城市发展的“加速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由此获得源源不断的动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