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中国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已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近日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级回收开展各项准备工作。此次任务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技术领域迈出重要一步。长江证券指出,国资牵头、民企参与的三大万颗级巨型宽带互联网星座正引领商业航天基建,目前我国在国际电信联盟申报的卫星总数已超5万颗,其中“国网”(GW)、“千帆”(G60星链)和“鸿鹄-3”三大计划均具备万颗以上规模,组网建设加速推进将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正式启动,旨在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并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华西证券分析认为,卫星应用当前呈现多点开花态势,通导感算一体化、天地一体组网、算力动态调度等新业务模式不断涌现;随着可回收火箭技术成熟,预计“十五五”期间每年卫星发射数量将实现100%-200%以上的高增长。
西南证券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加快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国家战略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各地相继出台低空经济发展纲领性政策,国资央企密集成立低空经济公司。从应用场景来看,低空物流、低空文旅等应用场景先行。头部eVTOL主机厂订单陆续落地,海外拓展迅速,产业链规模化发展态势清晰。
船舶方面,近期国内船企新接订单消息不断。根据知名造船和海运研究机构克拉克森研究最新数据,今年10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291万修正总吨(CGT),按CGT计比去年同期的471万CGT下降38%。其中,中国船企承接新船订单98艘213万CGT,全球市场占有率为73%,位居榜首!
中信建投认为,中国军工产业已形成结构性转变:从过去的单一内需驱动,升级为“内需、外贸、民用”三大动力共同驱动的新模式。这一趋势在商业航天领域尤为突出,技术突破正推动该行业从“周期成长”迈向“全面成长”。
2025年11月24日早盘,中船系概念震荡拉升,中船防务涨停,久之洋、中国海防、中船科技、昆船智能ST应急、中船汉光等跟涨。
场内ETF方面,截至午间收盘,中证军工指数强势上涨2.40%,军工ETF龙头(512680)半日收涨2.13%。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1月21日,军工ETF龙头近半年累计上涨11.20%。成分股中船防务10cm涨停,中国海防上涨7.95%,航天智装上涨5.3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7.92%,其中权重股光启技术上涨4.42%,中国船舶上涨3.01%,中航沈飞、菲利华等跟涨。
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11月21日,军工ETF龙头最新规模达73.89亿元。份额方面,军工ETF龙头近3月份额增长1.91亿份,实现显著增长。资金流入方面,军工ETF龙头最新资金净流入470.03万元。拉长时间看,近10个交易日内有8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23亿元。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军工ETF龙头场外联接(A类:003017;C类:005693;F类:021948)把握机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