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4 15:13:01 股吧网页版
地瓜机器人CEO:具身智能大规模落地,仍需跨越ROI鸿沟
来源:南方都市报

  11月21日,机器人软硬件通用底座提供商地瓜机器人在深圳举办开发者大会(DDC2025)。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场获悉,会上地瓜机器人发布了面向具身智能的大算力平台旭日S600。

  过去一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资本热度空前,但在“烈火烹油”的行情下,行业底层的算力焦虑却始终存在。目前,国内主流人形机器人本体仍高度依赖英伟达(NVIDIA)的Orin系列芯片,或采用“X86 CPU+独立GPU”的高功耗方案。

  作为源于地平线机器人业务板块的新品牌,地瓜机器人此次推出的S600芯片,算力达到560 TOPS*(INT8)(Effective TOPS with 1/2 Sparsity, TPP(Total Processing Performance)<4800),意在切入这一被巨头垄断的市场。然而,身处“淘金潮”中心,地瓜机器人CEO王丛对行业的判断却显得颇为冷静。他直言,虽然单点任务已现突破,但具身智能距离真正的大规模商业化,仍需跨越“算不过来账”的ROI(投资回报率)鸿沟。

  试图撕开“算力、续航、成本不均衡”的口子

  在具身智能领域,算力不仅意味着“聪明程度”,更直接关联着机器人的续航与成本。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用的国产高算力芯片,国内人形机器人厂商往往面临两难选择:要么使用成本高昂的英伟达方案,要么使用工业工控机常用的“X86+GPU”架构——后者虽然开发门槛低,但体积大、功耗高,严重压缩了机器人的电池续航能力。

  此次发布的旭日S600,采用了“大小脑一体化”设计(集成MCU),试图用一颗芯片解决以往多芯片拼凑的难题。王丛在采访中透露,该芯片在适配主流具身大模型(如Pi0、千问)时,速度比主流平台快2倍以上。

  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痛点已被完全解决。王丛坦言,目前的算力水平仅能让VLA(视觉-语言-动作)算法跑到10赫兹左右,“这算是‘基本可用’,但距离真正落到场景中的‘好用’,预计还有些差距。”

  争夺非标品时代的“定义权”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地瓜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180%,赋能了云鲸、影石、维他动力等企业的爆品。但在王丛看来,机器人行业目前仍处于高度碎片化的“非标品”时代。

  “车规级芯片像是一个已经定型的‘四居室’,摄像头装哪、任务是什么都非常明确。但具身智能连本体都没定下来,摄像头应该装在手腕上还是装腰上都不确定。”王丛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在的机器人芯片只能先定义出一个“大平层”,至于客户想改成四居还是五居,需要留出足够的自由度。

  基于此,地瓜机器人坚持“不做整机、不做解决方案”的“卖铲人”策略,专注于提供底层算力、操作系统(TogetheROS)和开发工具链。这一策略的背后,是试图在行业标准尚未固化的窗口期,通过“最大公约数”的技术供给,争夺未来机器人底层架构的定义权。

  对话王丛:算力堆砌并非终点,商业化需跨越ROI鸿沟

  行业热度虽高,但何时能真正赚到钱?针对机器人行业的算力瓶颈、商业化落地以及2026年行业爆发的预期,会后,王丛接受了南都湾财社记者等采访。

  以下是采访节选:

  算力与功耗仍是核心痛点

  问:目前机器人终端反馈最多的芯片问题是什么?仅仅把算力(TOPS)提上去就能解决问题吗?

  王丛:堆算力其实是个最简单的事情,只要多放几块砖、多挖片地就盖了。

  客户使用的时候,我觉得带宽是个问题,功耗的问题也很大。现在四足狗(机器狗)在负重情况下,跑个两三个小时就差不多了,人形机器人可能更短。芯片消耗很多功耗,电机也消耗很多功耗,这功耗不解决,其实机器人大规模落地会有很多问题。

  对于芯片来讲,还要考虑计算架构。因为机器人很多都是往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走,那这些东西如何和芯片去适配?这里面方方面面都有很多的小细节得去搞。

  具身智能还没到“算得过账”的时候

  问:您看到真正下沉到场景里,有哪些问题是已经被解决的?

  王丛:大家原本假设人形机器人应该是既能干搬运,又能干分拣,又能干精细操作,最终它才能达到ROI(投资回报率)能算得过来的事情。我觉得现在都没有达到这步。

  现在能达到就是“单点任务”下可以做,但单点任务很难达到工厂所需要的PMF(产品市场匹配度)。如果是搬运,有性价比更高的本体;分拣也不是非得人形,甚至固定机械臂加履带效率更高。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家看到更多的是机器人去“试点”,但是并没有说哪个工厂自己掏腰包大规模铺开去使用,因为算不过来账。所以什么时候具身能够去泛化地把这些任务给做好,可能才会迎来真的应用。

  对“爆发”的定义需保持理性

  问:很多人预测2026年是具身智能的商业化爆发年,您怎么看?

  王丛:我们能看到各家(出货量)都在上涨,只是可能还没到达真的市场的PMF。

  我觉得大家对于“爆发”到底怎么来定义?如果是消费电子的爆发,那真的叫从0突然蹦到100万,这是消费电子真的爆发。但具身可能还到不了那样。如果是翻倍,我觉得没问题。

  目前的局面是,我没有看到哪个单一品类会特别大的爆发,更多是看到每一个细分品类(如割草、泳池清洁等)可能都能出个几十万台,但是很散。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