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孙静芳广州报道
今年5月,广东重磅推出涵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领域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87条硬核措施犹如一剂强心针,为这片文化热土注入澎湃动能。如今,半年过去,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人才集聚效应凸显,优质项目落地生根,产业生态愈发完善。
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简称“大湾区文投会”)将于11月26日启幕之际,广东正着力打通文化与金融、科技的对接通道,推动文化产业向融合化、数字化、国际化方向加速迈进,不断创造新供给、引领新需求,为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广东路径”。
“演唱会经济”成消费新引擎
近日,广州薄荷糖影视出品的《日掛中天》不仅成为首部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粤产电影,更让主演辛芷蕾摘得最佳女演员桂冠。
影片总制片人、薄荷糖影业总经理马双感慨道:“政策包的出台恰逢其时,从原创孵化到技术应用,从人才引育到市场拓展,全链条的赋能让我们创作更有底气。”该影片从筹备时省市部门主动协调拍摄场景,到申报奖项、出海发行获得全力支持。影片取景广州、东莞、韶关等地,岭南地域特色为作品注入独特情感厚度,实现了“在地化创作、全球化表达”的路径突破。
忆光年影视出品的《无尽的尽头》更是登顶 2025 国产剧豆瓣评分榜首,展现出广东影视产业的强劲创作实力。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广州市促进电视和网络剧片创作生产实施办法》构建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精准滴灌的政策与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形成合力,吸引近20家头部企业与顶尖人才落地广州。
演艺市场的政策效应更为直观。广州通过“首演+首秀+首发”政策组合拳,将17组高人气艺人的巡演首站揽入怀中,“演唱会经济”成为拉动广东文旅消费的一个新引擎。
香港知名艺人谢霆锋“Evolution Nic Live”演唱会在大学城连开3场,10.17万观众中省外观众占23.88%,省内市外观众达58.28%,票房及赞助收入超1.1亿元。格莱美组合The Chain smokers烟鬼组合巡演首站落地广州南沙,全网曝光量近亿人次,外市观众占比达 88.71%。
动漫产业向全龄化突围
动漫影视产业的转型突围则是政策赋能的生动写照。
“动漫影视政策15条的出台,恰逢其时地破解了产业发展的核心痛点。”咏声动漫副总裁阎冰的评价,道出了业界心声。
这15条政策构建起全链条支撑体系,从原创IP孵化、剧本创作到前沿技术应用、发行放映,再到衍生开发,形成了闭环式支持。针对广东动漫长期存在的“低幼化”瓶颈,政策明确提出“鼓励生产全年龄段原创IP动漫影视内容”,为企业跳出舒适圈指明方向,包括为项目前期孵化提供风险分担。
在“猪猪侠”IP20周年之际,咏声动漫顺势推出大电影《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以 “中年老猪重返巅峰”为主线,兼顾儿童欢乐与成年共鸣,成功实现全龄化转型;其另一部作品《落凡尘》更是入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发行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斩获多项国际荣誉。
咏声动漫公共事务总监徐泳彤表示,《落凡尘》能够持续在海外发行,离不开广东政策包的大力支持。作为原创动画电影,从立项至今已获得省、市各级大力支持。“广东的政策包注重产业链的整体培育,通过文博会聚集上下游资源,通过文投大会为我们企业提供路演和融资机会,这给了我们去进行内容创新与海外拓展极大的信心。”
在政策支持下,广东动漫已从依赖电影票房,拓展到潮玩盲盒、卡牌经济、跨界联名、主题乐园与出海发行的全链条生态。“猪猪侠”潮玩与名创优品、TOPTOY合作推出的盲盒已售出超35万只,“猪咪毛绒盲盒”持续占据电商平台热销榜,IP授权覆盖玩具、服装、文具等120多个品类。
总部同样位于广州的杰森动漫,从《斗罗大陆》收藏卡切入潮玩市场,2025年因提前成功押注《哪吒2》IP,其出品的收藏卡仅上线一周时间,就斩获过亿元销售额的战绩,成功将动漫影视IP的热度转化为实体卡牌的收藏与消费动力,开创了“动漫+卡牌”的精准变现通路。
顶级电竞赛事较上年增长300%
网络游戏、电子竞技领域的政策创新同样成效显著。例如,广州建立广东(广州)游戏企业服务中心和游戏出海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本土化赋能与一站式出海服务。
近年,电竞领域备受关注,BLG无畏战队、RLG光辉传奇等顶尖战队及“决胜巅峰”国际巅峰杯赛事加快落地广州。深圳在引进国内国际顶级电竞赛事上也是不遗余力,2025年落地深圳的国内国际顶级电竞赛事数量较上年增长300%。今年以来,《穿越火线》嘉年华暨职业联赛夏季赛总决赛、《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年度总决赛等20多场国内顶级职业联赛赛事在深圳举办。
今年8月,《穿越火线》嘉年华与深圳展开创新联动,依托万象天地、深圳人才公园等城市地标场景打造出一条极具沉浸感和科技感的国潮文旅体验路线。在其带动下,周边商圈日均客流量、日均销售额及重点酒店住宿人数均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有效带动了本地文旅消费,电竞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
网络视听领域的技术融合创新正在打开新空间。
深圳市网络视听产业规模常年位居全国前列、广东省首位,2024年网络视听收入1095.76亿元,占全国13%、全省85%。当前,深圳正在建设微短剧出海基地,并积极申报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园。深圳大学正在建设“超高清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助力网络视听产业提质升级。广州印发的“智慧视听”云产业园与湾区国际数智视听服务谷建设方案,依托国家广电总局超高清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已吸引YY直播等50家企业上云,15个影视研究机构落地从化。
微短剧成为政策与市场共振的最佳载体。《开挂吧!我系粤式厨神!》正片播放量达9731.91万,带动相关景区客流增长15%,《无人知是贵妃来》《大夫请出招》等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荐剧目。政策支持下,“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模式正重构文旅消费链路。
人才磁场效应凸显
人才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政策包” 中多处强调人才引进培养,通过构建 “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让天下英才汇南粤。
今年以来,广东深入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截至7月已吸纳超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11月中旬启动的“文化产业人才荟”活动,汇聚超百家文化名企,发布超1.8万个优质岗位,报名者数量创新高。招聘会设置五大招聘专区,涵盖品牌主理人、人工智能架构师、具身智能产品经理等热门方向,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7000个岗位月薪在6000元至20000元之间,网易、虎牙、三七互娱等头部企业推出的AI岗位月薪普遍超2万元,彰显了广东引才的诚意与实力。
在省级政策引领下,各地市同步推出精准配套政策,形成引才合力。
广州实施内容创作者扶持计划,提供办公场地、人才落户等全方位保障;深圳推出文化科技领军人才计划,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资助;珠海提供“一免两减”住房保障,全年计划投入7000套房源;潮州市为高校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和租房补贴超1100万元。深圳市还为5500余名来深面试求职的应届生提供免费居住7天服务,细节之处尽显留才温度。
政策护航+资本赋能
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有力支撑,广东在推出“政策包”的同时,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这一投融资平台,打通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的对接通道。大湾区文投会的价值在两届实践中得到验证,第一届18个路演项目9个获投15.1亿元,第二届40个项目18个获投近80亿元,整体投融资转化率约达50%。
本届文投会紧密衔接广东文化产业“政策包”,8场专场投融资路演精准对应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产业方向,重点突出文化科技、文化智造、数智创意、文化出海等热点赛道。今年还将首次举办港澳项目投资专场。60个路演项目将集中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AIGC内容生产、AI影视技术应用等前沿方向,梅花创投、创业工场、戈壁创投等顶级投资机构将现场分享投资策略,港交所将解析“全球投资环境变迁与中国企业出海新机遇”,国泰海通将发布服务文化出海方案。
大会还将设置多个洽谈区提供投融资闭门磋商服务,并发布文化科技应用场景与一批文化产业基金,进一步强化交易功能与资源对接效率。今年创新采用“1+8+N”系列活动与“3+365”办会模式,力图成为投资机构和文化企业的“超级联系人”。
从政策包的精准滴灌到文投会的资本催化,广东文化产业正形成“政策引导—平台赋能—资本助力—人才支撑”的闭环生态。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2.5万亿元,占全国1/6,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9150亿元,增长10.5%,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等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
当87条政策措施与百亿级资本形成共振,当百万英才与千亿级产业带精准对接,广东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愈发清晰:以政策固化优势,以资本激活创新,以人才支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