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外围市场波动加剧,科技股泡沫破裂的担忧持续发酵,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降。从A股市场表现看,能源金属、电力设备、电子等行业跌幅居前,农林牧渔、家电、银行等防御板块相对抗跌。从基本面看,10月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回落,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扩大,工业生产有所放缓,消费增速边际下降。且年末进入宏观政策空窗期,强预期逐渐向现实回归,短期股指存在调整需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降幅较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4.7%;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0.1%;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7%,增速较上月放缓1.3个百分点。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其中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增速连续5个月回落。相关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下行趋势,主要受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的拖累。受国庆假期部分企业停工等影响,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但仍维持高位。由于国庆节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且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消费增速边际下降。餐饮住宿等服务消费增长加快,但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增长放缓。表明生产强、需求弱和服务业强、制造业弱的特征依然显著。
金融数据方面,今年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00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28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8161亿元,同比少增5959亿元;M2同比增长8.2%(前值为8.4%),M1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月放缓1个百分点。从总量和结构看,企业部门贷款增加3500亿元,居民部门贷款减少3604亿元;存款方面,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340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0853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8500亿元。相关数据表明,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并以资本支出的形式转化为居民部门收入,但居民收入并未更多形成消费,而是以储蓄的形式回到银行体系。居民部门贷款减少,反映楼市刺激政策的效用边际减弱,房地产销售明显放缓,成交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二手房领域。居民存款下降,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表明部分居民存款流向了股市、基金、理财产品等领域。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回落,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高、政府债券发行放缓的影响。M1同比增速放缓,与M2之间的剪刀差再次走扩,反映当前企业盈利水平不高,企业对生产和经营保持谨慎,主动扩大投资的意愿不足,信用扩张的渠道待进一步疏通。
从影响风险偏好的因素看,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鹰派信号,多位官员对通胀居高不下表示担忧,反对进一步降息的呼声渐高。此外,因美国联邦政府“停摆”,11月非农就业报告推迟到12月16日发布,作为美联储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数据缺失会影响政策制定者对未来形势的判断,若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利率很难进一步降低。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下降,欧美股市估值偏高,科技股连续重挫引发市场对AI泡沫破裂的担忧,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承压。国内方面,由于财政和货币政策靠前发力,年末宏观政策加码的必要性下降,降准降息预期回落。且年底前机构有业绩兑现要求,增量资金入市积极性不高,前期获利丰厚的板块有调整压力。
综上,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讲话,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下行,美股波动加剧。国内经济部分数据走低,股指短期或进入阶段性调整格局。(作者单位:新纪元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