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有病固然不健康,但没病就是健康吗?我们说什么叫病?医生是把症状、体征,人为地划一条线,到线这边来,你就是病了,其实到病的时候人是已经撑不住了,这时候医生可以帮助一下,但事实上效果极为有限。”在11月21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2025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暨康复服务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世界整合肿瘤学会会长樊代明在发言中指出大众对健康认知的局限,也让现场与会者重新思考健康的本质。
本次大会以“智领健康未来”为主题,两院院士、主管单位领导、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医药医疗大健康企业高管及投研机构等多方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大健康产业在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下的前沿趋势与融合机遇。
樊代明院士表示,未来健康领域的核心命题并非单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而是探寻如何激发人体自身的自然力,通过维护和增强这种内在力量,实现让人们“不病或只生小病” 的目标。这一观点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锚定了全新的思考方向。
七大自然力:人体健康的核心支撑
樊代明院士认为,人体健康的本质是自然力外在体现,这种力量是器官、组织细胞与各类干预手段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在没有医学和药学的四百万年里得以延续,依靠的正是自身的自然力,即便是在现代医学体系下,疾病治疗的关键仍是医生帮助患者唤醒并提升自然力。
他将人体的自然力归纳为七种,每一种都在健康维护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自主生成力是生命的原始根基,源于生命初始的细胞分裂与发育,一个受精卵能分化为40 万亿左右的细胞并形成完整人体,这种强大的增殖与分化能力,特别是自组织能力,正是自主生成力的体现,而干细胞研究正是对这种力量的探索与利用。
自相耦合力强调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协作,无论是马拉松运动中心脏与呼吸等各种器官、组织的精准配合,还是日常行动中肌肉与血管的协同运作,都印证了协调力的重要性。
以偏瘫患者的康复为例,樊代明院士指出患者若一味锻炼健腿,反而会加剧病腿的功能退化,唯有一开始就针对性锻炼病腿,才能借助自相耦合力恢复行走能力,而现代生活中过度依赖手机的行为,正逐渐破坏人体的协调状态。
樊代明院士表示,自发修复力展现了人体的自愈潜能,人体受伤后会自行愈合,而肿瘤则是这种力量过度发挥的结果,并非绝对的“恶果”,甚至与抗衰老存在关联。国际上一项对百岁老人的解剖研究发现,这些不是因为肿瘤而亡但老人体内大多存在肿瘤却并未因此离世,印证了带瘤生存的可能性。樊代明院士还提到山西稷山县近2000 年的枣树、广东茂名的古荔枝树,这些树身布满 “肿瘤” 却依然枝繁叶茂,进一步说明肿瘤并非全然有害,而人体细胞的端粒酶机制,也为从肿瘤细胞中探寻抗衰老方法提供了可能。
自由代谢力是人体与自然的持续交换,人体通过呼吸、进食等完成物质更新,每天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种与自然的互动是生命存续的基础。
自控平衡力则揭示了健康的本质是动态平衡,并非单纯的“强” 或 “弱”,长期服药反而可能破坏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樊代明院士以自己在新冠疫情后期出现“四高” 为例,他拒绝了医生开具的 15 种药物,而是通过调整饮食、坚持每天走一万步,最终让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这一经历印证了自然力对身体调节的核心作用。
自我保护力表现为呕吐、发烧等症状对身体的保护作用,适度的发烧能提升免疫力,不应盲目压制。
精神统控力是人体的核心指挥力,大脑创造的精神力量能统合其他自然力。樊代明院士现场分享了沈阳一位大肠癌患者的案例,该患者通过与肿瘤“对话” 的精神暗示,搭配提神的音乐疗愈,实现了长期带瘤生存,生动诠释了精神统控力对健康的影响。
樊代明院士在演讲中还用直观的例子解释自然力的强弱:“我和你比赛跑一万步,我跑一万步,每分钟心跳130,你 100,你的自然力比我强;比如吸一口气,我两分钟就得换,你五分钟不换,你的自然力比我强。”这种内在力量是人体对抗疾病的根本屏障。
樊代明院士还将医生与患者自然力的关系,用一副对联做了生动总结:“上联是:你行我不行,不行也行。下联是:你不行我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你行我才行。”这副对联精准点明,医生的作用始终是辅助,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患者自身的自然力。
扶持自然力:未来医学的主攻方向
在樊代明院士看来,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不应仅仅聚焦于针对病因的治疗,毕竟世界上的病因与病毒种类太多,难以穷尽,而应将提高自然力作为主攻方向。
他以人参、海参等天然食材为例,阐述了利用自然物质扶持人体自然力的可能性。人参具有补气托命的功效,适量食用可激发身体正气,并非如大众所言“吃多了上火”,关键在于控制食用量。
海参的再生能力、抗压能力与排异特性尤为突出,它能在中毒后吐出受损器官并重新生长,在深海高压环境中依然存活,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潜在的健康助力,而目前人们对海参的利用仍停留在基础食用层面,未能充分挖掘其药用价值。
此外,党参、丹参等植物也各有独特功能,通过研究和利用这些自然物质的特性,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体培育自然力。
樊代明院士还提到,去年在西安举办的整合肿瘤学大会吸引了6 万人线下参与、7252 万人线上观看,这场大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便是从“抗癌、控瘤到扶生”,重在恢复自然力。西部部分地区因自然力被破坏导致生态恶化的现状,也从侧面印证了自然力的重要性。他强调,无论是人体健康还是生态环境,恢复自然力都是关键,只有重新唤醒人体的七大自然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让人们“不病或只生小病” 的健康目标。
樊代明院士指出,医生的核心职责是帮助患者提升自然力,而非替代自然力,这也是整合医学的核心内涵。中国的整合医学理念已获得国际认可,欧洲和美国的媒体评价其“正在改变世界医学发展的理念和走向”。对于大健康产业而言,所有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都应围绕 “维护和增强人体自然力” 展开,通过激发人体的内在潜能,推动医学与健康领域实现从 “被动干预” 到 “主动赋能” 的转变,最终让自然力成为守护人类健康的核心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