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4 17:55:40 股吧网页版
对话未来商业丨萌友智能何嘉斌:一场AI陪伴的“非共识”商业实验 在年轻人桌上放下一个“未来宠物”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行业属性:AI硬件

  ■估值/融资轮次:2025年9月A1轮融资数千万元人民币

  ■核心竞争力:非语音交互设计、全球市场

  ■未来关键词:端侧智能、成长性陪伴

  会议室桌面上,黑白配色的Ropet轻轻晃动身体,绒毛在灯光下泛起柔和光泽。在访谈中,它不时眨动双眼,偶尔发出像小动物一般轻柔的叫声,给人带来一种不打扰的“陪伴感”。

  这款已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的AI(人工智能)萌宠,直到今年“双11”在国内才首次正式亮相。并且,令人意外的是,当几乎所有AI硬件都在竞逐语音交互时,Ropet却主动放弃了对话功能。

  这种“反其道”的决策无疑是大胆且冒险的。

  近日,Ropet的开发商北京萌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萌友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EO何嘉斌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对话未来商业”栏目(更多内容,详见专题|对话未来商业记录、预见、让未来发生)独家专访。

  这位曾任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百度、物灵科技、字节跳动的创业者,也是一位潮玩爱好者。他向记者自述过去养猫的经历让他深刻洞察了宠物带来的情绪价值。这让他更坚定地认为,无论是静态的潮玩摆件,还是真实饲养的宠物,核心价值都在于提供“情绪价值”与“存在感”。

  这一理念催生了Ropet的设计理念和定位。成立近4年,萌友智能已经完成三轮融资,最新一轮数千万元人民币A1轮融资,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峰瑞资本跟投。

  现在,这个主动放弃“说话”的AI萌宠,正试图叩开一个百亿规模的情感陪伴市场,并回答一个行业性难题:在“多模态”交互已渐成主流的今天,当算力席卷一切时,如何重新定义AI时代有温度的陪伴?

  “先海外,后国内”

  在AI硬件创业的浪潮中,Ropet的诞生始于创始团队对“陪伴”这一需求的洞察。

  萌友智能成立于2022年,由真知创投孵化投资。公司核心团队具备深厚的技术与产品背景。何嘉斌在产品设计领域经验丰富,曾任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百度、物灵科技、字节跳动,并担任儿童绘本机器人Luka的产品负责人。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周玉黍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专注于人机交互与认知心理研究。

  何嘉斌告诉记者,Ropet从设计之初就深度融合了潮玩的审美与宠物的互动逻辑,而产品定位主打“桌面陪伴”,20多岁和30多岁的人群是核心目标用户。在何嘉斌看来,这个群体在办公桌前度过的时间最长,这是一个稳定且高频的互动场景。

  市场策略上,萌友智能采取的是“先海外,后国内”路径。2024年12 月,萌友 Ropet 首代桌面机器萌宠“kamomo”首先登陆美国众筹平台 Kickstarter。今年8月,Ropet登陆日本最大的众筹平台Makuake,一小时其众筹金额突破2700万日元,最终7600万日元的成绩创下日本机器人品类众筹历史第一名。

  何嘉斌表示,海外市场对创新硬件的接受度更高,众筹生态也更成熟,能有效聚集核心早期用户,为产品迭代提供有效反馈。这一策略成功为Ropet积累了初始声量与用户基础。

  相比之下,团队在国内市场的推进显得更为审慎。

  何嘉斌告诉记者,今年“双11”上线国内,一方面是国内用户呼声很高,另一方面采取“克制”的上市策略,希望通过销售反馈的数据进一步打磨,交付给用户更具“可玩性”的产品。

  “在国内没货的时候,我们没想到闲鱼上有人加价三倍转卖海外版的ropet,说明国内也是有用户需求的。”何嘉斌告诉记者。目前Ropet在京东限量发售,而通过对销售数据的分析,萌友智能希望绘制出国内用户画像和流量路径,同时观察用户购买后的使用频率和满意度,对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接受度与海外迭代方向的一致性进行验证。“我们不求量,不求快速做销售,还是前期要把产品打磨好。”何嘉斌反复对记者强调。

  Ropet为何主动放弃“语音对话”

  尽管Ropet在早期用户中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但作为全新品类的开拓者,它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行业性困局。

  一方面是市场认知尚未建立的挑战。AI陪伴机器人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品类,用户对其没有固有的认知框架,期待与接受度仍在形成中。

  另一方面,大模型能力不断演化,作为直接触达用户的AI硬件,全球AI玩具行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竞争加剧。

  据京东联合深圳市玩具协会发布的《AI玩具消费趋势白皮书》,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2023年达100亿元以上,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破千亿元量级。中国AI玩具市场2023年规模预计突破10亿元,随着近几年算力指数级提升、训练成本进一步下滑,AI应用落地渗透率将会得到提高,推断2030年将进一步突破百亿元规模。

  在这一背景下,Ropet做出了一个极为关键且反直觉的战略选择:主动放弃“语音对话”功能。在几乎所有AI硬件都将语音交互作为核心卖点的当下,这一抉择无疑是大胆的。

  何嘉斌解释道:“说话可能会让用户出戏。我们观察过市面上大量能聊天的机器人,成年人用户很难跟它们聊上超过10句话。”团队认为,对于寻求情绪陪伴的成年人而言,当前技术下的对话型机器人难以提供深层、持久的情感价值,反而容易因对话的“机械感”而让用户迅速脱离沉浸状态。因此,Ropet不会说话,而是可以发出像小动物一样的声音,从而达到沉浸式互动的效果。

  “猫不能说话,狗不能说话,甚至很多人养蜗牛、养寄居蟹但它们的黏性非常高。”何嘉斌如是说。因此,Ropet柔软的毛发质感、模拟的体温以及能做出丰富表情的眼睛,选择通过触觉反馈、丰富的身体语言和多模态的环境互动,来构建一种超越语言的情感连接。这种“弱AI”的体验,要求团队在前端的感官设计、行为规划和心理共鸣上投入更多精力,以此塑造产品的“生命感”。

  此外,作为一款带摄像头的居家设备,隐私安全是另一个无法回避的行业共性困局。用户对隐私的天然担忧,是所有具备感知能力的AI硬件进入家庭时必须跨越的信任门槛。

  对此,Ropet给出两条应对策略。首先,他们强调“端侧模型”的重要性,即所有数据在本地设备处理,不上传至云端,从根源上切断隐私泄露的担忧。其次,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佩戴的眼罩作为物理遮蔽方案,挡住了摄像头的同时,又符合“宠物睡觉”的自然场景设定。

  当前赛道仍处于“非共识”的草莽生长阶段

  在对话中,何嘉斌对AI陪伴机器人乃至更广阔的具身智能赛道,展现出了一位创业者的冷静观察。在他看来,当前整个赛道仍处于一个“非共识”的草莽生长阶段的初期。

  “基本上所有的大厂大品牌都还没有供应进来做,可能他们也在做一些尝试,还在非常早期的状态。”他分析道,“创业公司看起来大家做得都挺热闹的,但是真正有出货量的非常少,能够让这个产品在卖出去后,能解决产能、售后问题,正常变成一家卖货公司运转起来的屈指可数”。

  然而,市场的早期并不意味着竞争的缓和。对于Ropet这类专注于AI陪伴的初创公司而言,未来很可能面临来自两大势力的“双面夹击”。

  一方面,随着通用机器人底层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探,部分具身智能企业可能会将情感陪伴作为其技术能力的一个分支应用。宇树科技的Go1、B2等机器狗,虽更偏运动能力,但其宠物般的互动模式同样吸引了大量关注。此外,优必选也推出了如陪伴机器人悟空、AI潮玩“萌UU”等消费级产品。另一方面,潮流玩具与传统玩具巨头也随时可能入局这一赛道,凭借成熟的IP(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意内容或品牌)矩阵、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渠道能力瓜分市场。

  但同时以泡泡玛特Labubu为代表的潮玩IP今年的持续破圈,不仅印证了年轻人对“情绪消费”的旺盛需求,也为AI宠物这一新兴赛道打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潮玩的核心在于“陪伴感”与“收藏欲”,而AI宠物则在静态审美基础上,赋予了角色动态的互动性与成长性。处在潮玩与科技交汇处的AI宠物,则是一个既有用户基础、又有技术属性的新品类。何嘉斌在访谈中提到,用户已经习惯为潮玩付费,这为Ropet这类定价在千元以上的AI硬件提供了天然的消费心智基础。

  而对于巨头入场的可能性,何嘉斌表现出一种开放与合作的心态。他认为,更多有实力的玩家进入市场,能共同“教育”用户,做大蛋糕,这本身是好事。

  在何嘉斌看来,当前阶段,创业公司的核心任务并非担忧巨头的降维打击,而是“练好内功”。一方面是持续打磨产品体验,在细节上构筑壁垒。另一方面是构建活跃的用户社群,形成网络效应。他同时强调,在技术拐点来临之前,谁能更好地运营用户,让核心用户成为品牌的自发声者,谁就能在拐点到来时抓住增长机遇。

  在被问及如何定义萌友智能时,何嘉斌用一句话概括:“我们是一家‘未来宠物公司’,专注于打造会卖萌、能长期陪伴,并且越养越懂你的机器宠物。”

  谈及未来的行业拐点,何嘉斌的判断聚焦于技术底层能力的突破。他认为,拐点并非来自于语音对话能力的飞跃,而是依赖于端侧智能的成熟。去中心化的、低成本的高性能本地智能,将是陪伴型机器人实现个性化、隐私安全和全天候陪伴的关键。

  在技术层面,他认为,相较于挑战制造具备通用人类智能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打造一个模拟宠物感官与成长性的AI模型,是一条在当下更可行、也更贴近用户真实需求的路径。

  “关键就来自于端侧模型能力上升和端侧芯片成本的下降。”他阐述道,“当你的模型成本几乎为0,可以全场景使用,数据在端侧模型不停学习,它可以产生很多成长性它就变成一个真正的用AI驱动的机器人融入到生活里来了,而不是它只是一个连接大模型的入口”。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