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24日电(郭洲洋、吴郑思)国内商品期货市场11月24日涨跌互现,其中甲醇主力合约涨超3%;玻璃主力合约涨超2%;玉米、乙二醇、棉纱、淀粉、红枣、多晶硅、豆一、纯碱主力合约涨超1%。下跌品种中,碳酸锂、LU、液化气、纯苯主力合约跌超2%;苯乙烯、焦煤、棕榈油、双胶纸、尿素、沪银、SC原油、工业硅主力合约跌超1%。
截至24日下午收盘,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465.20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86点,跌幅0.19%;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2025.79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96点,跌幅0.20%。

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日内走势图(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利空弱化甲醇减仓反弹超3% 玻璃午盘拉升重上千元关口
前期持续疲软的部分化工品在11月24日迎来反弹。其中,受周末伊朗两套装置限气停车影响,甲醇期货2601合约减仓上行,大涨3.08%,强势领涨商品市场。9月下旬以来,进口放缓、港口去库的预期落空,在港口库存累积至历史性高位的背景下,甲醇主力合约几乎单边下挫,两个月累跌约20%,并在上周刷新阶段低点至2000元/吨以下。不过,近期数据显示,港口库存开始向内地市场回流,库存压力边际减弱,甲醇市场的主要基本面利空被逐步消化,加之当前主力2601合约交割月临近,空头情绪开始缓和。一德期货分析称,伊朗限气停车,空头减仓落袋,是今日甲醇期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不过,目前沿海库存水平仍偏高,市场供需压力依然较大,但短期市场看空情绪消退,加之移仓换月,甲醇企稳回升后或转入震荡运行,后期仍需关注限气节奏、去库持续性及成本变动情况。
玻璃市场24日午后也迎来反弹1。虽然玻璃需求端表现偏弱,市场对后市需求预期信心不足和库存高压,共同压制玻璃盘面延续弱势,但近期玻璃生产利润走低,且年前玻璃产线存在冷修计划等,仍给盘面带来支撑。同时,有分析机构表示,当前玻璃的估值已经处于相对低位,考虑到后续产线冷修计划或压缩供应,玻璃市场空头“恋战”情绪减弱,期价也顺势减仓回升。盘面上看,24日午盘时段,玻璃主力合约持仓再度出现明显下降,推动期价日内涨幅一度扩大至3%以上,终盘报收于1013元/吨,以近3%涨幅高居涨幅排行前列。24日全天,玻璃主力合约净减仓超7.7万手,且已是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大幅减仓,三个交易日累计减仓幅度超20万手。
其他品种方面,玉米延续反弹,24日再涨超1%;多晶硅高开震荡,终盘收涨1.15%。
碳酸锂延续下行趋势原油系集体走低低硫跌幅居首
11月24日,碳酸锂主力合约延续震荡回落的走势,以2.88%的跌幅领跌。在市场情绪降温后,碳酸锂上周五收跌停板,周一高开后仍旧呈回落走势。短期内,资金及市场情绪对于盘面影响的权重或高于供需基本面本身,预计锂价的波动仍大。光大期货预计,一方面,股商共振会使资金流出加剧,当前加权合约持仓仍然较大,仍有继续减仓和移仓的风险;另一方面,大厂复产消息再度来袭,叠加前置消费后需求或将边际转弱,短期价格仍有进一步下探的风险。不过中长期来看,东吴期货认为,储能需求增加有望进一步改善碳酸锂的供需格局,从而推动锂价重心上移。
地缘风险预期降温,国际油价下跌。成本支撑减弱下,国内原油系化工品今日集体走低,其中LU、液化气及纯苯主力合约跌超2%。最新报道显示,针对美方就结束俄乌冲突提出的28点新计划,美国、乌克兰、欧盟及英法德三国代表23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原油供需基本面支撑有限,目前主要随地缘局势波动运行。低硫燃油方面,据银河期货表示,低硫供应较预期增长,关注各地炼厂装置变化对供应的扰动影响。需求端,低硫冬季发电需求暂无驱动,关注欧洲及东亚冬季气温和天然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