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尽管市场情绪趋于谨慎,但ETF市场却迎来资金踊跃进场。
Wind资讯数据显示,11月14日至11月21日,全市场ETF净流入额超1000亿元,其中多只宽基ETF强势“吸金”,成为资金逆市配置的核心标的。这种“市场调、资金进”的反差,折射出投资者对A股中长期价值的认可。
资金借道ETF逆市布局
11月14日,上证指数跌破4000点,截至11月24日收盘,报3836.77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11月14日至11月21日期间,全市场ETF合计净流入额达1045.48亿元,其中宽基ETF贡献355.33亿元,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净流入额均超50亿元。具体到11月21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头部宽基产品表现尤为突出,单日净流入额居前,均超20亿元。
“宽基ETF逆市‘吸金’反映了资金对市场估值底部的认可。”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总监刘有华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宽基ETF兼具分散风险、交易成本低廉、流动性强的工具属性,在市场震荡期成为左侧布局的优选。更重要的是,资金借道ETF逆势流入,既体现了对A股长期价值的信心,也有助于为市场注入流动性,起到“稳定器”作用。
A股此次调整源于多重因素。国际层面,富荣基金研究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全球流动性收紧担忧再起,从而对成长股估值形成压制。
华银基金研究员李继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股科技板块因AI投资资本开支有效性存疑、科技板块估值高企进入调整,通过情绪传导、北向资金流出、AI产业链重估三重路径传导冲击A股市场。”
国内层面,富荣基金研究人士表示,国内市场内部自身也存在调整压力,前期部分科技成长板块估值偏高,在全球科技股波动加剧的背景下,资金获利了结意愿较强。
三大方向存结构性机会
尽管短期承压,但机构普遍认为A股市场中长期向好基础未变,震荡筑底期的结构性机会值得把握。富荣基金研究人士表示,市场在经历调整后,结构性机会或将更侧重于基本面扎实和符合中长期政策导向的领域,其中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有望仍是核心——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在全球AI产业革命的驱动下更具机会。
具备“全球敞口”的制造业同样被看好。富荣基金研究人士认为,部分工程机械、白色家电、电网设备企业已完成海外产能布局,在全球价值链中定位提升,有望受益于出海需求扩张。
此外,与“反内卷”政策和需求复苏相关的领域也存在机遇,部分产能出清彻底的顺周期行业及促消费政策提振的新型消费领域,存在景气改善机会。
展望后市,李继民判断,短期A股市场大概率震荡筑底,中期处于“牛市第二阶段”整固期。策略上建议适当关注科创、低位消费、高股息资产,谨慎观察出口导向传统制造业及AI产业链。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总体来看,资金借道ETF的逆市布局已释放清晰信号:尽管短期波动加剧,但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向好趋势未变。随着政策预期与外部环境逐步明朗,结构性行情仍值得期待,而ETF作为高效配置工具,有望持续承接居民财富入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