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江苏科技大学公告解聘后,郭伟的人生经历正在被外界集体“解构”。
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骗子,在名利场内一路狂奔,直至成为了一所高校的“首席科学家”,这场闹剧才戛然而止。这一酷似电影情节的现实事件,留给外界的疑问一环接一环。
成为高校博导的两年间,郭伟身边的人并非没有质疑过他的真实水平。但郭伟的“盛名”又让这些质疑在人们心头盘旋,却迟迟未发。
在郭伟为自己虚构的履历中,他是一个集“高考状元”“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得主”“德国洪堡青年学者”“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等荣誉于一身的天之骄子,自2003年起就一直在海外各大知名院校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直至2016年才回国涉足商业布局。
2025年之前,郭伟其人甚为低调,市面上有关他的报道寥寥。在得到江苏科技大学的相关身份后,郭伟的行事风格开始变得高调。直至2025年年初,一系列关于郭伟本人宣传类文章开始在一批媒体间涌现。
刘昊(化名)第一次见到郭伟大约是在2024年。他所在的高校创业圈子里,一个新项目找到“大牛”做背书是一件稀松平常之事。但这一次,刘昊看走了眼。“我和江苏科技大学都是郭伟事件的受害者,但如果不是江苏科技大学的背书,我们这些人又怎么会轻信于他。”
回顾郭伟近15年的经历,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积累起让外界难起质疑的“名头”?进入江苏科技大学之前,他曾为自己披上哪些“马甲”,哪些人又成了他不断为自己贴金的垫脚石?
11月下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走访,试图还原一个截至目前不为外界所知的“商人郭伟”。
商业起点:构建初级的“知识产权”护城河
和“大学特聘教授”身份
据目前能考据的公开资料,郭伟踏入商业领域的第一站,名为上海韬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韬鸿)。
2011年2月,上海韬鸿成立,最初的四名自然人股东分别为郭伟、黄毅、王菲芬和赵世新。郭伟和赵世新分别持股35%,是公司的受益所有人。11月24日下午,每经记者曾先后致电黄毅和赵世新,但电话均未接通。
在这家公司身上,郭伟布局商业版图的特征已经初露苗头——“疯狂”申请知识产权或专利。
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上海韬鸿密集申请了40余项专利。尽管注册名为一家化工公司,但在成立之初,上海韬鸿申请的知识产权却集中在保健品行列,养生壶、中药枕、负离子、足浴等是这些专利中的高频字眼。直至2012年下半年,上海韬鸿才开始申请包括阻燃剂等在内的化工方向的知识产权。
从性质上看,上述琳琅满目的知识产权与郭伟后续打造的纳米科学家人设关联并不密切。比起这些更重要的是,以这家公司为原点,郭伟向外延展出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络。
2020年7月,上海韬鸿曾对外投资了一家名为上海德流沪大师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流沪大师)的企业,又在一个月后选择将股权转让。
从上海韬鸿手中接手股权的公司共有两家,其一是持股49%的上海屹锐实业有限公司,其二是持股51%的上海德礼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礼实业),后者的实控人名为王晨,曾是上海理工大学的客座教授。
据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官方公众号信息,毕业于复旦、上海交大的王晨除了是德礼实业董事长外,还是大咖圈CLUB创始人、杨浦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上海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导师、中科创大创新创业研究院研究员和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众创空间创业导师。
在2025年11月21日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发布的推文中,王晨也曾作为创业导师在活动上发言。
2025年11月24日下午,王晨在电话中向每经记者表示,其本人与郭伟没有任何接触,跟他没有任何关系。“我本人没有跟郭伟见过面,郭伟这个所谓的(上海)韬鸿我都不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时,郭伟开始使用上海理工大学特聘教授的身份进行社会活动。据红旗电缆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官网,2021年9月17日,集团总裁王春存先生热情会见了上海理工大学特聘教授、纳米涂层材料领域专家郭伟等一行人。

图片来源:红旗电缆电器仪表集团官网
然而,这场见面并非该公司主动邀请。文章中还有这样一段话:郭伟教授此次作为“2021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温州行”的特邀专家,专程慕名莅临红旗电缆集团考察。文章还提到,“郭伟教授所研究的‘纳米涂层在光伏、电缆行业的应用’技术对于电缆制造行业具有全新的指导和实用价值”。
每经记者未在上海理工大学官网查询到与郭伟上述任职相关的信息。不过,在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官网,记者找到了有关郭伟的一篇报道,表明其确有参会。据报道,在活动现场,一批专家和企业签订《高层次人才产业交流合作协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本次活动已成功促成光伏专家郭伟博士与正泰新能源开展技术合作交流。
资本共谋:与涉非法集资组织联手
吹大“纳米”泡沫
对于郭伟来说,2013年是转折之年。
笼统来看,自这一年起,郭伟的商业版图开始向新材料领域布局——2013年上海叁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下简称上海叁健);2014年8月,上海尚职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职纳米)成立;2015年,注册资本1亿元的中山精工纳米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精工)成立;2016年浙江宝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科纳米)成立;2018年丽水市汉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丽水汉宝)成立
从先后时间来看,其层层环绕的虚假身份,就是构建于此阶段。有关上海叁健,我们曾在上一篇报道详细讲过,此处略过。(此前报道链接:《郭伟的“科学家”人设崩塌背后:曾注册“郭博士”商标,因欠薪十余万元被限消,其商业版图早已停摆》)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郭伟费尽心思为自己编造的身份,显然并不是仅仅为了过嘴瘾。在创新项目层出不穷的2014年至2016年间,他曾以一家假公司拿到过资本市场的入场券。
2014年8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尚职纳米成立。据尚职纳米披露的2014年企业年报,该公司的初始股东包括郭伟、汤立群以及上海富洪基金。
1000万元的注册资本中,郭伟凭借一个申请于2012年12月的专利——“一种应用于汽车零部件金属表面QPQ盐浴复合强化改性高新技术”认缴770万元的注册资本,成为尚职纳米的实控人。也是自此,郭伟的人设中开始正式出现纳米材料等内容。
据上海市商海律师事务所的官方微信号,2016年3月4日,由上海市商海律师事务所与部分网络媒体等单位合作创办的旨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企业创新发展助力工程”专项服务第三期路演会举行。
这场路演会上,郭伟作为路演嘉宾,以尚职纳米总经理身份参会分享公司业务。据其介绍,尚职纳米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是一家与国际接轨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公司。尚职纳米有且仅有的上述QPQ技术专利被描述为开启高端装备3.0时代的加工技术,郭伟称其为纳米能QPQ。
郭伟称,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船舶、轨道交通、电力、汽车等机械制造行业。业务范围包括关键金属零部件的精密加工、高端纳米精加工装备、三代QPQ技术加工装备、轻量化高强度新材料生产及销售、3D打印技术对接以及技术外包服务等。
但有关尚职纳米的故事在2016年下半年戛然而止。2016年下半年,为尚职纳米提供股权融资的机构上海东忠富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忠富泉)因非法集资被提起公诉。次年,东忠富泉相关负责人被判处罚款及拘留等措施。
从后续披露的裁判文书来看,郭伟纳米材料科学家人设背后,东忠富泉或是推动者之一。
司法机构查明,在2014年4月,廖精诚等人成立东忠富泉,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口口相传及举办推介会等形式,承诺10%~12%的年化收益,向14名投资人销售“富洪基金产品”,非法吸收存款共计1690万元(其中未兑付金额为985万元),案发后已归还475万元。
从投资者签署的《上海富洪政府BT(建设—移交)生态发展投资基金认购文件》可知,该基金最初或是聚焦政府项目。但可查的事实是,富洪基金产品成立至今,仅对外投资过一家企业——尚职纳米。
更早的消息显示,早在2015年年底,廖精诚等人就曾被警方传唤。这或许是2016年年初郭伟外出寻找新机会的原因之一。
2020年9月,郭伟再次以尚职纳米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在报道当中。在由上海重型设备装备制造行业协会举办的一场第四届第五次理事扩大会议上,郭伟和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设备能源部部长李伟分别介绍了在节能减排(JJ)小组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展示了节能减排工作给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效益。
攀附光环:渗透高校圈层为身份“镀金”
在编织身份的过程中,骗子们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扩大朋友圈。当这个朋友圈的人足够多,咖位足够大,关系网中流动的社会资本就会成为人与人之间取信彼此的资源。
在为自己造势的过程中,郭伟从不把宝压在同一个圈子里。郭伟的人设中,“复旦”二字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刘昊向每经记者回忆,2024年以来,在他与郭伟的两次见面中,郭伟自称曾在复旦工作过。“自己吹牛的,他的话是不可信的。”刘昊补充说。
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至今,郭伟的确与一些有着复旦背景的人士产生过交集。
尚职纳米成立一个月后的2014年9月,郭伟商业布局中的几位核心人士宋雯、吴振兴、李靖红等人搭上了一位“大人物”——顾广新,四人合资成立南京巴达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顾广新持股最多,也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在2024年作为清算组负责人对该公司进行了清算注销。
公开信息显示,顾广新是复旦大学材料学院的副教授,目前在广东复创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董事。这家公司成立于2019年,唯一股东是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该研究院由复旦大学和珠海市政府合办,顾广新任副院长。
对于上述交集,11月24日下午,顾广新对每经记者予以否认,并称其对郭伟、宋雯以及南京巴达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没有印象也并不了解。
公开信息显示,郭伟曾在2021年与杭州复旦大学校友会共同参与过校友探访活动。
2021年6月,杭州复旦大学校友会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郭伟:5月下旬,杭州复旦大学校友会会长曹明富教授带队,副会长徐文、常务副秘书长王双爱、副秘书长郦叶以及杭州宝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宝尔实业)郭伟董事长等一行走访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复旦校友陈忠校长、吕圭源教授、刘翠清院长、孙桂芹主任、荣超副院长等做了接待。
除了长三角之外,郭伟在粤港澳大湾区也有产业布局。2015年7月,郭伟在广东成立中山精工纳米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亿元。
这家公司的股东列表中有两个关键角色:股东余曼平和总经理赵辉。2015年,余曼平曾通过中山协同创新资源开发控股有限公司对外投资7家注册资本1亿元的公司,认缴比例都为21%,没有进行实缴。目前,包括中山精工在内的6家公司已经注销。公开信息显示,赵辉曾在上市公司大唐电信下属子公司担任过法定代表人。
11月23日、24日,每经记者通过种种方式试图联系余曼平,因其关联公司的通信方式大多为集中登记号码、处于空号或无法接通状态,最终未能成功。
时间进入2016年,随着东忠富泉相关人士涉案,郭伟带着身边的几位核心人士宋国新、吴振兴等人又在浙江湖州成立了浙江宝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很久的事了,没什么好说的。他有能力但不务实。”听闻昔日合作伙伴郭伟被抓,11月23日晚间,吴振兴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简短回应道。当记者问及“郭伟究竟何时开始穿上郭博士的假衣”时,吴振兴不再回复。
“有能力但不务实”,吴振兴没有为这7个字做出更多解释。2016年以后,吴振兴也没有出现在郭伟后续布局的三家公司(丽水汉宝、宝尔实业、苏州宝科)之中。
利益收割:申“郭博士”商标,骗地方补助
等到郭伟再次出现在公共视野中时,他的身份已经变成了丽水汉宝的董事长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在一条由“丽水发布”抖音号发出的宣传视频中,身着白大褂的郭伟说自己大学学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3年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纳米材料的科研和教学工作。2016年从国外归来后,他把所学用于国内纳米材料研究。他讲述纳米的奇妙世界,也感谢当地政府助力自己的公司入驻浙江人才大厦。目前该视频已被删除。
每当有人质疑为何此前都无法检索到他的消息时,郭伟都以在海外工作为由搪塞过去。
一篇发表于2019年10月题为《未来科技城“人才飞地”打造“创新共同体”》的报道中,丽水汉宝被描述为一家专注于金属材料梯度纳米结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公司。
在上述报道中,郭伟表示,公司注册地在丽水莲都,区位不占优势,若想招到纳米材料方面的人才,在丽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招人方便很多。”郭伟说,这里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我们还招到了很多国际人才,欧美国家的、韩国的,都有”。研发在杭州,生产在丽水,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让郭伟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可能。
此后,郭伟还曾作为人才飞地的代表参加当地活动并发言。2021年,郭伟通过名下上海叁健成功注册了几个以“郭博士”字样以及郭伟卡通形象为核心的注册商标。郭伟为自己包装的“郭博士”身份至此接近完全体。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2022年9月,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一则公告显示,郭伟入选《2022年度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在杭创新创业项目拟资助名单》。其经营的宝尔实业,以“应用于石油开采强度在1600MPa以上高强韧富β型新型钛合金油井管研发”项目,获得50万元资助额度,其中杭州市级批款25万元,钱塘区批款25万元。

图片来源: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截图
据杭州市服务业联合会在2023年10月28日转发的一篇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文章,在2023年中国(浙江)人才资源博览会“人才发展与服务创新”论坛上,丽水汉宝创始人郭伟曾以浙江人才大厦“飞地企业”代表身份上台致辞。
11月24日下午,每经记者拨打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电话。表明来意后,接线人士表示其是前台,手中没有相关办公室的座机电话,针对相关事项办公室可能现在不太方便回答,建议记者先咨询其他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