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在杭州拱墅区运河发布中心一楼,六个男孩(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魔镜、杭州飞阔科技有限公司二次研发的宇树机器人等展品前聚集了不少观众。
上述企业大部分为初创公司,这是杭州市人力社保局主办2025杭州创业者大会的原因,为这些初创公司搭建平台,链接资金、供应商、创业导师和人才资源。
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已连续第十年举办杭州创业者大会。本届大会的“资源浓度”再创新高,会场内,创业星秀展、创业加油站、创业潮市集、空间交流区、人才对接会、融资路演台六大活动同步开启,集中展示80余个涵盖人工智能、新材料、新消费等领域项目,超百家参展单位将场地、资金、导师、服务等创业全要素一站式配齐。
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叶金香告诉界面新闻,大会更多着力于生态建设,因为创业者从0到1的过程会比较曲折,可能随时遇到阻力,杭州因此搭建了“创业陪跑生态”。
“创业陪跑生态”涵盖扶持政策、创业导师队伍、创业陪跑空间以及创业圈子搭建等。
扶持政策包括资金、场地支持以及人才、社保等创业补贴;创业导师队伍约600人,包括各行各业专家,创业者遇到困难时可以选择对应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创业陪跑空间包括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搭建创业圈子,能促进创业者彼此间的沟通交流,比如创业马拉松跑团、创业者训练营。
担任杭州市创业导师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小毅告诉界面新闻,导师可以为创业者提供融资资源,教授创业者如何快速实现产品转化。
过去一年多,王小毅在浙江大学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将做科研的学生和创业的学生分类。“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基础研究,很多人应该走出去创业。但科技创新和创业是两码事,创新往往只是做前沿的研究,创业是解决老百姓的问题。”王小毅说。
此外,杭州人力社保局还搭建了“就业创业一张图”数字平台。在平台上可以查看杭州创业政策、场地、导师、活动信息、合作项目资源等,创业者通过电子地图即可实现政策智能匹配、资源精准推送。
2013年,杭州人社部门率先提出“创业陪跑”理念。截止目前,杭州累计发放创业贷款超81亿元,建成144个创业空间、489个博士后工作站,培育7.4万家企业,带动就业超过16万人。
前不久,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杭州市人社局推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主要针对大学生或者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群,根据申请人的工作履历、专业相关性等,提供50万到100万的创业贷款。该行副行长沈基良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银行不仅能提供资金,还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上下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