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资产平台挂出的股权拍卖信息,再次将安诚财险推到了聚光灯下。
拍卖信息显示,安诚财险第十大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力帆控股”)持有的2.4534%股权,将于11月27日在阿里资产平台整体转让,起拍价1.6亿元。
这已是安诚财险年内第三次被摆上“货架”。该公司第四大股东重庆市公路工程集团所持有的1.82亿股股权(占总股本4.45%)被分为两笔于11月20日被司法拍卖,起拍价合计2.90亿元,目前,这两笔股权均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除此之外,安诚财险第五大股东重庆水务集团也拟转让所持全部2.1亿股股份(占总股本5.1521%),目前,该项目在重庆产权交易网挂出,转让底价约3.64亿元。
但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安诚财险即将拍卖的两笔股权想要成功找到接盘方并非易事。近几年,保险公司股权拍卖“流拍”渐成常态,一方面因非上市公司股权流动性差,价值难以评估,最终评估价往往滞后于市场。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较多挑战,资本市场低迷,买家观望情绪较浓。
多家股东拟出清股权
力帆控股是安诚财险第十大股东,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所持股权全部处于质押状态。本次股权拍卖认购形式为针对力帆控股持有安诚财险2.4534%股权的整体认购。
该笔股权起拍价为1.6亿元,开拍时间为11月27日10点,截至发稿有811次围观,10人设置提醒,0人报名。
安诚财险股权年内已多次被挂上股权拍卖平台。就在11月20日,重庆市公路工程集团持有的两笔合计1.815亿股的安诚财险股权被公开拍卖,起拍价总计超过2.9亿元,权利来源为破产拍卖。第一笔拟转让4634.04万股,起拍价7414.47万元;第二笔拟转让1.35亿股,起拍价2.16亿元。目前,这两笔股权拍卖均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这并非重庆公路工程集团首次尝试转让股权。作为安诚财险第四大股东,其持有的2.4亿股已全部被冻结,其中2.35亿股处于质押状态。2023年,该公司持有的1.7137亿股经历两轮拍卖和一轮变卖,最终以流拍告终。从评估价七折拍卖到如今的破产处置,股权价值的缩水轨迹清晰可见。
同样选择出清安诚财险股权的还有重庆水务,该公司拟以3.64亿元价格转让所持5.1521%股权,目前项目已经在重庆产权交易网披露,信息披露截止日为11月28日。但其清仓行为更多体现战略调整的理性选择。作为地方国资公用事业龙头,重庆水务的核心业务聚焦供水和污水处理,保险股权并非其战略核心。在行业盈利空间持续收窄的背景下,套现回笼资金、聚焦主业发展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在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看来,多家股东集中拍卖股权可能引发市场对公司治理稳定性、经营策略连续性的担忧,短期内或影响业务合作与品牌声誉,长期则需警惕股权结构变动带来的战略摇摆。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也认为,中小财险公司股权频繁转让易引发公司控制权不稳定,削弱战略连续性。新股东若缺乏保险行业经验或仅追求短期财务回报,可能干扰专业经营决策。同时,股权变动频发会加剧内部管理动荡,新旧股东博弈可能延缓治理结构优化进程。市场对股权频繁转让的负面理解也会进一步压低公司估值,形成“治理弱—融资难—股东退出—治理更弱”的恶性循环。
“安诚财险应主动强化基本面,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加强与潜在接盘方沟通,明确战略发展方向,确保股权过渡期管理平稳。”杨帆指出,必要时可引入具有保险行业背景或资源协同能力的战略投资者,以稳定市场预期并推动长期价值增长。
“失血”的车险主业
股权频繁变动的背后,是安诚财险经营发展的现实处境。从该公司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来看,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安诚财险共有19名股东,其中9家存在股权质押或冻结情况,合计占总股本的35.42%。
这些数字不仅反映了股东个体的资金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安诚财险公司治理的稳定性。
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曾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高比例股权质押也容易被解读为股东对公司的未来缺乏信心或者股东出现资金紧张局面。这一方面影响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客户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公司追加资本的难度,制约公司发展。
在股权结构调整的同时,安诚财险的管理层也在经历着新老交替。今年1月,因原董事长周平到龄,公司董事会决定免去其职务;3月,公司原总经理周炯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为此,已退休的周平不得不临时挑起总经理职责的重担。经过8个月的等待,今年9月28日,安诚财险终于迎来了新的党委书记和董事长提名人选袁卫。
袁卫的职业生涯颇具特色,他曾在金融监管机构工作多年,先后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等部门,后来担任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2020年10月,他转任重庆市大渡口区政府副区长。这样兼具金融监管和地方政务经验的背景,为安诚财险的下一步发展带来了想象空间。
在就任表态中,袁卫强调将把风险防控和合规经营置于首位,同时把业绩提升和稳健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从安诚财险的经营业绩来看, 2020年至2024年,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从38.17亿元稳步增长至48.38亿元,呈现出持续向上的态势。
然而,净利润的表现却起伏不定,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09亿元、0.41亿元、0.27亿元、0.31亿元和0.24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安诚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6.1%,但净利润仅有0.11亿元。这种保费收入增长与盈利水平不匹配的现象,折射出该公司在成本控制和业务结构方面面临的挑战。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安诚财险车险业务的经营状况。作为财险公司的传统主力业务,安诚财险的车险板块近年来持续承压。2020年至2024年,其车险承保亏损分别为2.93亿元、2.89亿元、0.86亿元、0.69亿元和1.04亿元,五年累计亏损达到8.41亿元。这样的业绩表现,既反映了车险综改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提示着该公司在业务结构调整方面的迫切性。
从行业视角来看,安诚财险面临的挑战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监管环境的持续完善,财险行业整体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一方面,车险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传统车险业务进入微利时代;另一方面,数字化浪潮席卷行业,对保险公司的科技能力和创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险企需要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方面投入更多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