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美国白宫发布声明表示,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启动一项旨在利用人工智能(AI)变革科学研究方式、加速科学发现的全新国家计划“创世纪计划”。
消息一出,华尔街沸腾,纳指暴涨近600点,英伟达涨超2%,谷歌更是大涨6.3%,市值达到3.8万亿美元。美股的大涨、“创世纪计划”的启动,对全球资本市场影响深远,在此背景下,我认为恒生科技的含金量还将进一步提升。
“创世纪计划”,简单来说,就像是美国政府在人工智能领域启动的一个“国家级超级外挂”。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是让美国在最尖端的科技竞赛中(比如新能源、创新药、新材料)彻底甩开其他对手。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集中资源,把最厉害的超级计算机、最顶尖的科学家和最重要的数据都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强大的AI平台。
有分析认为,“创世纪计划”启动,谷歌的下一个目标,就是4万亿美元总市值,不管这个目标能否达到,都预示着美国大概率会尽量“呵护”科技叙事的顺利推进。
也有人认为,创世纪计划的启动,可能会加速AI泡沫的破灭。但我的判断恰恰相反,这起码说明当下距离AI泡沫破灭还差得远。而且,泡沫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泡沫并不是坏事。完全没有泡沫的地方,就不可能吸引到投资来推动产业的发展。
接下来,说说“创世纪计划”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首先,对美股肯定是极大利好。不然,昨晚谷歌也不会出现“史诗级”的大涨。
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今天市场反应比较理性,恒生科技一度大涨超2%,随后涨幅明显收窄。主要原因,或许是因为“创世纪计划”对中国的影响比较复杂。因为美国搞“创世纪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排他”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我国可以说是唯一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和美国产生竞争的国家。比如Deepseek和千问的横空出世,都对美国AI产业产生极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然会更注重培育内部市场,未来的投资机会在于“自主可控”和“替代供应链”的逻辑中。
而在港股中,不论是阿里、腾讯、百度等AI领域的龙头,还是与半导体产业链相关的其他公司,都可能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国内市场份额,成为国产替代叙事下的核心目标。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本轮港股的调整,当下恒生科技“估值洼地”的含金量再次得到提升。目前,恒生指数的整体市盈率仅为21倍,而纳斯达克指数的市盈率已经达到41倍。如果关注资金流向,你会发现10月下旬以来,恒生科技一直维持了大幅资金流入,尤其是南向资金,净买入的最主要对象,依然是腾讯、阿里等科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