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6 06:44:20 股吧网页版
奥司他韦 销量暴涨!流感病毒出现变异了吗?
来源:央视财经

  全国多地流感患者增多,相关抗病毒药物的需求也出现明显增长。记者采访多家互联网医药电商平台了解到,目前各类抗流感药物、感冒退热类及呼吸道检测服务销量呈快速上升趋势。

  叮当快药北京智慧药房运营部相关负责人熊玉梅:目前像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这两种药品销量上涨是比较明显的,其中奥司他韦近几天销量上涨率达237%,玛巴洛沙韦销量上涨率达180%。同时,一些感冒退热类药物、止咳平喘类药物、清热解毒类药物,还有一些鼻喷药物,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小柴胡颗粒、蓝芩口服液、辅舒良等药品销售上涨率也超过53%。

  美团买药相关负责人高亚军:从甲乙流的特效药来看,基本是以北方城市为主,尤其是在沈阳、长春、西安、呼和浩特这些城市,甲流的特效药有1.5倍以上的增长。流感检测相关,像北京、沈阳、成都、西安这些城市的流感检测试剂增长10倍以上。

  记者了解到,还有些患者在出现流感症状之后,会选择上门检测服务,平均3个小时就可以在线上查看结果。

  京东互联网医院全职医生于长海:京东到家快检的数据显示,11月14日至11月20日,呼吸道细菌病毒检测订单量环比此前7天增长了63%,阳性检出率上升到67.7%。

  多家线上医药平台和线下药店都表示,尽管需求上升,但当前药品储备充裕,供应链运转有序。

  流感病毒出现变异了吗?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当前,全国的流感活动进入较快上升阶段。流感病毒出现变异了吗?H3N2是新病毒吗?针对这些疑问,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进行了解读。

  中国疾控中心流感监测周报数据显示,当前,甲型H3N2病毒在我国依然占有流行优势,现阶段检出的病原体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及其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王大燕:H3N2亚型比较常见,不是一个新的亚型。即使在同一个流行季内,也会出现甲型H1N1、H3N2亚型或者乙型流感病毒交替的优势流行。

  流感病毒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异得越来越强吗?

  专家介绍,流感病毒容易发生“抗原漂移”现象,产生季节性的流行,但这样的变化不代表病毒会越变越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化,即抗原漂移,正是由于这些小的“变化”导致了流感的流行,但都还是季节性流行水平,并不是所谓的变化越来越强。

  已经进入高发季现在接种疫苗来得及吗?

  目前,全国报告的托幼机构、学校流感聚集性疫情显著增多,5至14岁病例组的流感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专家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流感活动还将进一步上升。已经进入流感高发季,现在还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吗?

  专家介绍,虽然流感病毒传播已进入高发季,但现在接种疫苗也是有意义的。在未确诊的情况下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或已经感染过流感病毒痊愈的人群依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但不建议正处在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接种。

  除了接种疫苗外,还有哪些方式可以预防?

  专家建议采取“疫苗+卫生习惯”的双防线策略。在接种疫苗的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吃消炎药对流感病毒有效吗?

  还有很多人想知道吃消炎药对流感病毒有效吗?专家提示,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抗生素类药物是无效的。一感冒就吃消炎药的做法并不科学。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宋蕊:人们常说的“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左氧氟沙星等都是抗菌药物。感冒多以病毒感染为主,应以休息、补水和对症治疗为主。合并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时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菌治疗。

  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的症状不一定与成人完全相同——

  •   6岁及以上的儿童流感症状与成人较为接近,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寒战、高热、肌肉酸痛、乏力等。

  •   2至5周岁的儿童多表现为明显的发热、咳嗽和喉咙痛。

  •   而2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流感病毒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流感样症状,可能表现为腹胀、消化不好、活动度下降等。

  因此,儿童出现上述症状,就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必要时尽快就医。

  针对儿童服用抗病毒类药物如奥司他韦等,出现呕吐、胃肠不适等症状,应如何应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学部主任姜德春:恶心呕吐是很常见的副作用,一般来说都比较轻微。如果服药在15分钟之内就发现了呕吐,这时候需要补服,全剂量服用一次。如果是超过30分钟之后再吐的,基本上认为药都吸收了,可以不用再补服了。但是家长要特别关注危险信号,比如呕吐频繁,多次剧烈且量大,或者活动明显少等危险情况都要及时去医院处理,以防耽误病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