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彭)在瑞银资产管理近日举办的年度旗舰活动——“The Red Thread全球投资展望”上,多位基金经理讨论影响亚洲市场的主要投资主题,并分享了他们对中国股市、亚洲高收益债券以及亚洲多资产配置的最新观点和市场展望。
瑞银资产管理中国股票主管施斌表示,在经历了年初的反弹之后,MSCI中国估值回到约13.2倍前瞻市盈率,略高于过去十年的均值。尽管市场上涨明显,但目前的估值与投资者参与度均明显低于历史高位,仍然“远没有到过热的程度”。包括长线基金和对冲基金在内的全球投资者正在积极参与中国股票的基石投资与二级市场交易。
施斌进一步表示,当前,外资大多选择通过ETF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而非主动管理型基金。这意味着,目前市场仍处“技术性修复”阶段,要实现持续资金回流,投资者仍需看见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与可持续性增长的迹象。
“今年,创新板块是拉动市场表现的主要助推力,医药、人工智能、科技等板块领跑股市收益。我们认为,在基本面持续改善的背景下,创新板块将依旧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创新增长与高股息价值将继续双线并行。高股息股票在中国低利率环境下仍具吸引力,部分龙头股息率超过5%。”施斌称。
瑞银资产管理亚洲固定收益投资组合主管桂林认为,目前亚洲高收益债券的信用利差约450个基点,接近历史高位区间,但仍属“便宜”。全球投资者配置不足,当前估值尚未充分反映基本面改善。中国在岸债券与美债及其他发达市场利率相关性低,是全球投资组合中很好的分散工具。
瑞银资产管理主动型多元资产投资组合经理傅钰表示,未来6-12个月继续看好亚洲资产。MSCI亚太(除日本)前瞻市盈率约15倍,明显低于MSCI全球的20.5倍。尽管今年已获得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亚太地区的配置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资金回流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