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多个渠道独家获悉,徕芬已确定进入洗地机行业,该业务已持续至少半年,且为内部保密度极高的项目,其洗地机业务负责人来自大疆。此前,南都湾财社就此事向徕芬方面核实,截至发稿,徕芬表示无更多回应。
此外,徕芬深圳旗舰店开业时,相关负责人对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徕芬新一年是新品爆发年,且着重提及会进军清洁赛道,这一消息或与此次徕芬入局洗地机赛道相呼应。
洗地机赛道竞争激烈,徕芬入局难度几何?
从市场规模来看,洗地机赛道虽非新品类,但增长潜力可观。2019 年,洗地机行业零售额不足 1 亿元,到 2024 年,该市场销售规模已达 140.9 亿元,增长势头迅猛。且 2024 年我国洗地机品类渗透率约 3.1%,远低于扫地机约 6.2% 的渗透率,理论上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不过,这条赛道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一方面,产品型号数量激增,2024 年洗地机型号数量达到 1042 个,相比 2022 年增长一倍以上,上千个型号的产品挤在仅 3.1% 渗透率的市场中,竞争密度极高。另一方面,市场高度集中,科沃斯旗下的添可一家就拿下 30% 以上的市占率,追觅和石头则在争夺第二的位置,头部品牌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供应链和品牌优势,已形成较强的竞争壁垒。
对于徕芬而言,此次入局面临不少挑战。洗地机是高技术壁垒赛道,且供应链极长,石头、科沃斯、追觅等巨头在家庭清扫行业均积累了至少 8 年经验,而徕芬此前主要聚焦于吹风机、剃须刀、电动牙刷等个护产品,在洗地机相关技术和供应链布局上相对薄弱。
不过,徕芬也有一定的拓展基础,此前从吹风机拓展到剃须刀、电动牙刷领域,虽难替代头部玩家,但具备 “走上牌桌” 的能力,此次入局洗地机或延续类似思路。有业内人士认为,“毕竟洗地机市场还是有量,能从中间分个几亿,对徕芬营收有帮助”,但也有投资人直言,“洗地机这个品类真的太卷了,砸 1 个亿都没有水花”,徕芬能否在洗地机赛道跑出来,仍有待观察。
大疆系人才创业成风潮,这些明星项目值得关注
徕芬洗地机业务负责人来自大疆,这一信息再次让人关注到 “大疆系” 创业者的强大能量。在创业领域,不少从大疆走出的人才,凭借在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积累,打造出了多个明星项目,就像一颗颗从大疆这棵 “技术大树” 上结出的果实,在不同赛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拓竹科技:
在深圳科技圈,一个由大疆前核心骨干创立的“隐秘巨头”正悄然崛起——拓竹科技(Bambu Lab)。这家成立仅四年的公司,已切走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近三成份额,2024年出货量达120万台,市占率飙升至29%,估值超300亿元的背后有雷军押了重注。
正浩创新:
如果说大疆无人机的续航是 “生命线”,那曾攻克无人机续航瓶颈的大疆电池研发核心王雷,就把这份对 “电力” 的理解玩出了新花样。
2017 年他创立正浩创新,一头扎进移动储能赛道,首款消费类储能产品就在海外众筹斩获 108 万美元,后续更是靠闪充技术把充电速度提了 10-20 倍,直接戳中行业痛点。2023 年上半年,正浩以 35% 的市占率登顶全球移动储能市场,2022 年全球销售额近 10 亿美元,业务遍及百余个国家,成了跨境储能领域实打实的 “顶流”。
松灵机器人 & Mammotion:
原大疆高级研发经理、Robomaster 机器人大赛联合创始人魏基栋,2017 年带着大疆的机器人研发基因创立松灵机器人,先在工业移动机器人底盘领域站稳脚跟,2020 年底盘出货量直接登顶国内第一。
2022 年他玩起 “跨界”,推出子品牌 Mammotion 做 C 端智能割草机,首款产品 LUBA 众筹首日就突破百万美元,2025 年上新的 LUBA 2 AWD 10000H 在亚马逊北美站上线一个月,销售额就冲破 400 万美元,直接拿下该类目销量榜首,如今还把触角伸到泳池清洁机器人,要把 “智能庭院” 的版图拉满。
纵贯创新:
曾任职大疆 RoboMaster 产品经理的陈逸奇,带着一群大疆背景的核心成员扎进智能户外清洁赛道,光是创立初期就拿到一线机构数千万天使轮融资。2025 年上半年,旗下遥控坡度智能割草机在海外众筹筹了约 102 万美元,靠着大疆式的产品打磨思路,稳稳切入对户外智能设备要求极高的欧美市场。
物种起源科技:
大疆早期核心工程师林源,曾是大疆专利数最多的 “技术大牛”,还参与过云台开发。2015 年离职创业后,他把机器人技术 “嫁接” 到小家电上,2017 年推出第一代高速便携吹风机 SYLPH(仙如),没打一分钱广告,光靠产品力就在海外预售收获 900 台订单和超 500 万预付款,产品卖到 9 个国家和地区,把商务、户外便携吹风的场景玩出了新高度。
“大疆系” 创业者之所以能频频打造出成功项目,背后有几个有趣的现象。一是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可迁移性,比如飞控技术、AI 算法、环境感知、电机技术等,这些技术可应用于 3D 打印、运动相机、智能清洁设备、移动储能等多个领域,为创业者提供了 “技术弹药库”;二是大疆的企业文化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打磨,从大疆走出的人才,在产品思维、研发理念和品质把控上深受影响,能够快速抓住市场需求,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三是 “大疆系” 创业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圈层效应,彼此在资源、技术和经验上可能存在协同合作,进一步推动了项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