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这一耀眼数据背后,是郑州近3000家传感器企业共同托起的产业高地。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5传感器大会新闻发布会上,郑州市宣布这一行业大会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以“感知世界,智创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助推“郑州传感”品牌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
当前,全球正加速迈入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时代。传感器产业作为数字经济不可或缺的数据底座,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数字经济的健康与活力。在此背景下,连续在郑州举办的传感器大会,不仅为当地汇集了全球传感器产业的优质资源与先进要素,更聚力打响了“郑州传感”这一日益响亮的产业品牌,为产业持续深耕与能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立志介绍,郑州已将传感器产业列为河南省“7+28+N”重点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高标准构建“一谷多园”产业格局。目前,郑州高新区已跻身全国传感器十大园区第四、中部第一,集聚相关企业超2900家,产业规模突破320亿元,不仅气体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气体检测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也达15%,双双稳居全国首位。
本届大会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郑州高新区管委会联合承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彤表示,大会将围绕扩大传感器大会影响力、叫响传感谷品牌、优化产业生态三大目标,采用“1+8+6”全新模式,即1场开幕式暨主旨报告会、8场前沿专业论坛、6场实效专场活动,覆盖技术、产业、人才、资本全维度。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已确认10位中外院士、10个国际组织深度参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代表将共聚郑州。议题设置紧扣国家战略需求,首次聚焦“具身”“新能源汽车传感器”“MEMS装备与材料”等前沿方向,直击产业痛点与技术前沿。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朱礼军在发布会上透露,高新区传感器产业已形成“集群成链、创新成势、政策成体系、品牌成名片”的综合优势。以汉威科技为龙头,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到整机应用的IDM全链条能力,拥有3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并专门出台“传感器产业十条”政策,搭建国内领先的“传感生态圈”服务平台。
本届大会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实效。大会将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全球首发《中国传感器高质量发展宣言(郑州宣言2025)》和《2025传感器十大园区发展报告》。同时,多场论坛设置闭门洽谈和供需对接环节,如新能源汽车专场将邀请整车厂现场发布采购清单,切实打通产学研用“最后一公里”。
此外,同期还将举办第三届国际传感器企业家峰会、2025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第一届河南省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大会,以及融入本地特色的“职工技术运动会·传感器应用技能竞赛”,实现技术交流、成果转化与人才培育的有机融合。本次大会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链接全球资源、赋能产业升级的战略平台,将有力推动郑州从传感器产业大市向传感器产业强市迈进,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底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