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朱峰
11月26日,惠州市华达通气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达通”)回复北交所首轮问询。
华达通系一家专注于石化尾气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处理的企业,主要从事液态二氧化碳、干冰、氨水、高纯氢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液氨的销售。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加但净利润下滑,高度依赖广东市场、“共生”风险、内控有效性等问题,成为监管与市场关注的焦点。
北交所关注到,华达通通过管道运输向上游供应商惠州中海油、广州石化、中海壳牌等“隔墙采购”二氧化碳废气、液体粗氨、含氢尾气等尾气或副产品并与上游供应商建立了“共生关系”,同时通过管道运输将产品“隔墙销售”给新宙邦等下游客户。
报告期内,因供应商惠州中海油停工导致公司惠州工厂二氧化碳产线停工的天数分别为53.5天、75天及47.5天。停工期间,公司需按照市场价外购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向惠州中海油采购的液体粗氨单价持续下降且低于平均采购单价。华达通称,采购价格公允,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广州石化、惠州中海油合作稳定,不存在供应商为公司代垫成本费用等利益输送情形。
北交所要求说明“共生关系”表述的准确性。华达通称,报告期内,上游供应商二氧化碳废气、液体粗氨、含氢尾气等尾气或副产品除自用外,主要由公司接收处理,以实现减污降碳、安全生产,公司与上游石化企业的“共生关系”具备长期稳定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相关表述准确。
华达通表示,与二氧化碳原料气、工业副产氢隔墙供应商存在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隔墙销售有利于公司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对隔墙客户不存在依赖。
不过,华达通在招股书中提示了与上游石化企业“共生关系”的经营风险。一是上游石化企业装置停工可能导致公司生产原料不足;二是若上游石化企业终止与公司合作、停止向公司供应生产原料,或上调生产原料价格,也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以及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三是若氨水及液氨下游需求下降,公司接收上游的液体粗氨可能存在库存消化风险,公司需要通过降价销售等方式及时处置库存,从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此外,公司氨水及液氨业务的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液氨的成本占比较高。若成品氨市场价格发生较大波动、液体粗氨的质量变化或者采购的液体粗氨及成品氨构成变动,导致公司液氨采购成本上涨,但氨水或液氨销售价格未同幅度上升,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综合毛利率由2024年的40.5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3.73%,主要因液氨、二氧化碳等产品降价促销。华达通称“公司基于市场竞争及供需状况,适当降低液态二氧化碳等销售价格”。
记者注意到,华达通存在区域集中风险。公司约九成收入来自广东省,主要集中在珠三角。若华南下游化工、水泥、食品饮料等行业需求下滑,公司业绩将直接承压。
北交所在问询中要求说明是否存在主营业务地域集中导致市场空间狭小且缺乏市场拓展能力的情形,华达通称不存在相关情形。
华达通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用于高纯氢生产线扩产项目、气体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项目。公司在提示相关风险时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资规模较大,且主要为资本性支出,募投项目建成后将新增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产生较高的折旧摊销费用。募投项目建成后,公司预计将新增年折旧摊销额为1250.95万元,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66%、18.56%。由于募投项目从开始建设到产生效益需要一段时间,且如果出现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者项目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导致募投项目效益不及预期,公司将面临每股收益摊薄或利润下滑的风险。
北交所还关注其控制权稳定性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公司实际控制人陈焕忠、徐鸣等五人合计持股82.1%,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划分决策权:技术事项以徐鸣意见为准,其余以陈焕忠为准。多名董监高亲属任职采购、销售关键岗位,2023年曾出现跨部门混岗、单据缺失等内控缺陷。公司虽已整改,但家族治理结构仍被监管重点问询。华达通称,实际控制人相关亲属在公司的任职情况不构成重大内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