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文嫣)11月26日,能源研究和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发布全球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LCOE)解析,在分析亚太地区时,着重提到了风电和储能产业情况,并称中国在海上风电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商业盈利潜力。
伍德麦肯兹的报告显示,2025年光伏和陆上风电已成为全球主流的低成本发电技术选择,混合能源系统和电池储能技术的竞争力也在快速提升。
点评亚太地区时,伍德麦肯兹报告分析认为,风能和光伏技术推动亚太地区电力市场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到2025年,集中式光伏发电在整个亚太地区的发电成本最低,LCOE范围从中国的27美元/兆瓦时到日本的118美元/兆瓦时不等。陆上风电也极具竞争力,中国、印度和越南以25-70美元/兆瓦时的LCOE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海上风电成本因市场不同而差异巨大,中国展现出了良好的商业盈利潜力,而其他市场在本世纪30年代初将面临成本上升的问题。
随着电池成本下降、效率提升,光伏配储技术在亚太地区发展势头迅猛。中国在储能成本方面保持着竞争优势,通过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实现了全球最低的储能LCOE。此外,尽管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的研发取得了进展,但与压水堆技术相比,其成本仍然要高得多。
关于北美地区,报告提到,人工智能热潮和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回升,导致到2030年燃气轮机订单量激增。短期内,燃气轮机发电厂的建设成本相较于2020年水平翻了一番(按实际价值算)。此外,在整个预测期内,受电力消耗增加和液化天然气出口增长的推动,燃料成本将持续攀升。
短期而言,关税提高了光伏项目的建设成本。然而,从长期来看,光伏组件、逆变器及跟踪式支架技术的持续进步将推动成本稳步下行。户用光伏市场同样承受着关税叠加投资税收抵免(ITC)逐步退坡带来的双重成本压力。2030年后,税收抵免的逐步取消将使陆上风电LCOE提高24%,扭转此前成本下降的趋势。尽管如此,商业盈利预测显示,该领域仍具有长期可行性,因为陆上风电的捕获价格将高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展现出更强劲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