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国家航天局印发《国家航天局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增强创新创造动能、高效利用能力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做好行业管理服务和加强全链条安全监管五个方面,提出了22项重点举措。
中国国际促进会低空经济分会专家顾问高承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行动计划》通过22项具体举措构建了覆盖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产业生态、治理能力与安全监管的全链条政策框架。一方面,显著降低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同步建立的全链条安全审查机制,对技术验证和运营风险实施全过程管控。另一方面,为资本提供可预期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支撑长周期投入。”
近年来,商业航天产业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扶持力度也正不断加大,逐步形成多维度的政策保障。此次《行动计划》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重点支持商业航天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挖掘应用新场景。
随着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众多上市公司纷纷优化相关业务结构,针对性切入重要细分赛道,竞逐产业“蓝天”。例如,浙江臻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臻镭科技”)作为卫星互联网核心芯片及元器件供应商之一,已前瞻布局商业航天。臻镭科技近日发布的投资者会议纪要显示,公司发展形成了涵盖电源管理芯片、多通道一体化集成射频收发芯片、数字波束成型芯片等品类的产品矩阵,广泛覆盖各类卫星及卫星通信载荷。
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低轨卫星领域业务规划相关问题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该公司研制的T/R芯片在关键性能上具备领先优势。今年以来,商业航天政策端持续发力,为产业提速奠定坚实制度基础。在此背景下,该公司与下游核心客户合作紧密,并已为下一代低轨通信卫星及地面配套设备研制了多款新产品。
除了卫星芯片领域的布局,还有部分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深化在航天器零部件板块的产品拓展。具体来看,国机精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的投资者会议纪要显示,该公司已开发了火箭燃料涡轮泵轴承、卫星动量轮用轴承组件、卫星电池帆板用轴承等多种产品,公司产品在国内航天轴承领域保持较高市占率。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商业航天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在产业关键技术有序突破的基础上,市场规模不断扩张,特别是低轨通信星座、深空探测等新兴领域有望成为行业增长点。相关企业在进行业务布局时,应当注重技术路线选择,如聚焦可复用火箭、通导遥一体化、太空制造等前沿领域。在受益政策利好的同时,企业需严格遵守空间碎片减缓、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法规,建立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