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7 00:15:00 股吧网页版
电商和短剧擦出别样火花
来源:证券日报

  “前一秒还在为主角心动不已,下一秒就忍不住点开了同款项链的购买链接。”在上海工作的林悦向《证券日报》记者描述她的剧情式购物体验。这种融合情感共鸣与即时消费的新消费模式,如今正席卷电商平台。

  在刚刚过去的“双11”,不少消费者经历了与林悦相似的冲动瞬间。正因如此,短剧已超越观看本身,作为一种高效的内容形态,在电商生态中扮演起品牌建设与销售转化的双重角色。

  纷纷布局

  “电商+短剧”模式正流行。比如,红果短剧在“双11”期间内测“搜同款”功能,将流量引向抖音电商;淘宝在App内视频板块开设了“短剧”频道;美团团购也与快手合作推出短剧。

  京东与快手星芒短剧在“双11”期间推出7部短剧,通过快手平台的“边追剧边下单”功能,为用户打造了从内容到消费的极短路径。用户在观剧过程中,可通过挂载组件、搜索引导、互动跳转等方式,直接进入京东专属活动页面领取优惠、完成下单,一场短剧带货行为就这样完成了。

  电商平台为何纷纷布局短剧带货?“当前,电商普遍面临流量红利消退、用户增长乏力、获客成本持续攀升等挑战。短剧凭借高代入感的剧情,自然植入商品信息,能有效激发用户购买欲望,为行业提供破局新思路。”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说。

  创新探索的背后,是电商市场的降温。今年“双11”促销周期虽长,但作为“双11”重要销售端的头部带货主播们却声势减弱,多家平台未像往年一样公布总交易额。在此背景下,电商平台急需新的内容形式,为消费注入活力。

  短剧市场用户的高黏性和高增长,给电商平台带来新机遇。《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显示,今年前8个月,微短剧独立应用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已达120.5分钟,较今年1月份增长25.9%。另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已超越电影票房成为内容消费领域的新兴赛道。

  受访专家表示,电商切入短剧赛道,能有效破解电商大促期的核心痛点,规避高价同质化硬广、强化内容流量爆发力、提升信息流投放效率,并精准引导用户直达消费场景,从而为平台开拓新用户增量,推动短剧内容升级与服务深化。这是一种能让短剧制作方、合作平台和消费者实现多方共赢的创新模式。

  双向选择

  “目前,电商与短剧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京东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通过剧情冠名与番外彩蛋进行软性植入;二是在剧中设置产品贴片实现“边看边买”,点击即可跳转App;三是对视频内容进行二次剪辑以扩大传播;四是通过演员直播,将剧集流量有效转化至京东站内。

  上海听花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在很多都市剧定装环节,会花费相当长时间研究妆造搭配。记者从工作人员提供的短剧定妆照来看,演员的服装、包袋、潮玩挂饰等均经过精心设计,其中不乏爆款商品。

  应当说,“电商+短剧”的结合是双向选择。短剧行业同样需要在当前的盈利模式上寻找新的突破。有业内人士表示,免费模式成为主流后,短剧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不断降低,除了头部短剧公司能实现一定盈利,大多数短剧公司仍徘徊在生存线附近。

  DataEye研究院研究总监刘尊表示,短剧平台主要依靠广告变现,原有盈利模式单一,而电商的融入为其开辟了全新增长点。同时,短剧强剧情、高沉浸的特点与“边看边买”功能结合后,能有效延长用户在平台停留的时间。头部短剧平台也能依托电商资源,降低运营压力。例如,红果短剧可直接共用抖音的供应链、支付体系和商品库,无需自己搭建电商架构。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短剧与电商的融合,有望实现“1+1>2”的协同效应。用户在沉浸式剧情中因情感共鸣产生消费冲动,决策路径被大幅缩短。短剧不再是简单的流量工具,而是通过“内容—流量—商业”的闭环,让品牌传播与消费转化深度融合。

  仍存挑战

  目前来看,短剧带货仍处于刚起步的初级阶段,在题材适配、内容融合等方面面临挑战。

  例如,当前涉足带货的短剧更多聚焦以女性观众为主的都市剧题材,而都市剧内容同质化严重,“霸总”“重生”等套路化剧情扎堆,易引发用户审美疲劳。此外,很多广告与剧情脱节,比如,在校园短剧中强行推广越野车,还有的在剧情中硬插商品链接,破坏观看体验。

  这些现象表明,短剧题材亟待拓宽。随着精品化概念在短剧行业的深入,拍摄题材正走向多元化。《广电总局2025年10月全国重点微短剧规划备案公示情况》显示,10月份通过备案的重点微短剧覆盖都市、传奇、科幻、农村、司法等15种题材。相较之下,都市剧的备案数量已出现下滑。

  业内专家认为,“电商+短剧”若想实现全品类覆盖,需深入了解不同题材特性,以更自然的方式融入,才能触达更多受众。

  此外,并非所有用户都认可“电商+短剧”的模式。在社交平台上,部分用户对剧情式购物的批评声不绝于耳。电商行业分析师、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表示,强行插入销售行为不仅容易打断观看体验,也与剧情场景难以融合,目前这种跨界联动在用户体验与转化效率上仍显生硬,其价值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另一个挑战在于行业分成机制。短剧行业是一个平台占据绝对话语权的行业。而“电商+短剧”的合作当前也更多集中在电商平台和短剧平台之间。未来,若短剧能够实现高效转化,平台是否愿意让渡更多收益?这一问题需要双方进一步磨合。

  “进一步扩大短剧带货、形成正向循环,需要行业有更加透明的数据呈现和分成规则。”刘尊认为,未来短剧中可能出现新的服务商,通过更专业的服务,让“电商+短剧”这种新生态更加完善。比如,内容电商策划公司和数据服务商将应运而生,可以专门对接制作方和商家,设计商品植入节点、规划带货链路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