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智能闹钟便以轻柔的旋律唤醒沉睡的你,伴着苏醒的节奏,窗帘缓缓打开,让晨光铺满房间;厨房里,咖啡机同步启动,醇厚香气悄然弥漫;车库中,智能汽车已提前运转空调,将座舱预调至最舒适的温度——这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正在到来的“人车家”生态时代。
随着5G、AI、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以及消费者对智能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人车家”生态正快速崛起,各大行业龙头纷纷布局。日前,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集团”)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在智能汽车、智能家居、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及用户生态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打破车与家的物理边界,共同打造引领行业的智慧生态。据波士顿咨询预测,到2030年,“人车家”生态占据智能市场增量的比重将达58%,成为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生态竞争白热化
“人车家”生态是指全面打通人、车、家场景,实现硬件设备无缝连接、实时协同,共创“以人为中心、主动服务于人”的超级智能生态。
根据美的集团与比亚迪签署的协议,比亚迪全品牌车型将与美的集团旗下品牌展开全面合作,逐步接入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设备等全品类产品,构建全面无感互联。双方重点聚焦于AI智能体层面的协同创新,致力于推动技术接口与数据协议的标准化,积极探索智能汽车与家庭环境智能管家之间的数据互通与协同决策。
美的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美的集团致力于构建极致开放共生的生态模式,通过A2A(Agent-to-Agent,一种用于AI智能体的通信协议)架构,打破品牌与场景壁垒,让用户享受跨品牌、跨场景的无缝体验。
传统家电企业与汽车企业的合作并非孤例。今年7月份,海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海尔集团”)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生态合作,包含“人车家”场景系统互联、车载电器产品开发、共建冷链全场景生态等。
除了企业跨赛道的协同外,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等科技领军企业也正加速布局“人车家”生态这一新赛道。随着2024年小米SU7的正式上市,小米补全了“人车家全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实现真正的完整闭环。小米的优势在于其已经构建起横跨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的完整生态链,通过自研的澎湃OS操作系统,实现三大场景的全面打通。
华为在2019年便发布了鸿蒙系统及《HUAWEI HiCar生态白皮书》,提出“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以手机为核心,融合多种终端与智能硬件,覆盖移动办公、智能家居、智慧出行等多场景。此后,华为不断推进这一战略。在今年11月20日举行的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乾崑智驾生态开放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建立了一套“操作系统”,能够调度各生态资源,为上层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开发与运行环境。
运营商也在积极参与“人车家”生态建设。例如,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的“人车家”智慧互联解决方案,基于IoT(物联网)管控能力、操作系统等技术优势,打破家庭与车辆之间的场景壁垒,实现服务与数据的无缝流转。
技术创新驱动
“人车家”生态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强力支撑。超宽带(UWB)数字融合技术正成为实现精准无感连接的重要抓手,而操作系统底层打通则是生态连接的另一个核心支柱。这些技术突破为“人车家”场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支撑,也催生出不同的生态发展模式。
北京博星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邢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行业内有两种发展路径。一种是以自有终端为核心的闭环模式,依托自研系统串联旗下硬件产品,形成单一品牌场景链路;另一种则是美的集团等企业着力打造的“极致开放共生”模式,以A2A互联理念为核心,力求打破品牌与场景壁垒,构建多元协同的生态网络。
技术标准的统一化是“人车家”生态发展的关键。海尔集团在技术标准方面已做出积极探索。海尔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通过旗下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与部分车企共同搭建汽车领域工业互联网子平台,致力于为汽车产业链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赋能。”
运营商的技术赋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与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人车家”智慧座舱解决方案,集成全球首创的“一卡三端”身份认证体系与“超级SIM车钥匙”技术。该座舱接入九天大模型、灵犀语音交互及AI智能体框架,构建出强大的车载多模态交互平台。通过统一账户,它能联通人、车、家三端服务,整合中国移动在云盘、音乐、影视等领域的应用权益。
在“人车家”生态发展过程中,AI技术的应用愈发关键。美的集团正在打造的AI小美家庭助手,不仅仅是语音助手,而是一个理解用户、理解设备、理解环境的“家庭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实现“全域感知”“分布式交互”“链接与计算”。这种AI驱动的智能助手将成为“人车家”生态的核心交互节点。
生态价值凸显
“人车家”生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上,更重要的是它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点。《全球智能汽车竞争格局》报告显示,具备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占据智能出行与家庭融合市场50%以上的新增收入。
从商业模式角度来看,“人车家”生态能够产生极强的用户黏性与生态协同效应。以小米为例,其“人车家全生态”模式通过硬件+软件+服务的闭环,实现从单一产品竞争到生态系统竞争的维度升级。
对于传统家电企业而言,“人车家”生态提供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美的集团通过与比亚迪的合作,不仅扩大产品的应用场景,还能通过汽车这一移动终端触达更多用户。上述美的集团负责人表示,美的集团已携手华为、VIVO、荣耀等手机品牌,小度、天猫精灵等互联网平台,鸿蒙智行、蔚来、广汽等智能汽车品牌或企业,共同丰富“人车家”互联应用场景。
汽车企业也从“人车家”生态中获益匪浅。比亚迪通过与美的集团合作,不仅提升汽车的智能化水平,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将共同制定“人车家”生态智慧互联的标准,并推动升级为行业标准,这将进一步提升比亚迪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从用户角度来看,“人车家”生态带来更加便捷、舒适、个性化的生活体验。通过双向控制功能,用户可在车内控制家电、在家中查看车辆状态或远程备车;通过场景自动化功能,基于地理围栏技术,实现不同模式的自动触发。这些功能的实现大大提升用户的生活品质。
不过,“人车家”生态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技术标准的统一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跨行业合作的协调等问题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秘书长张剑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车家”生态的终局将是技术标准统一化基础上的场景服务差异化。只有在统一的技术标准基础上,才能实现不同品牌、不同类型设备的无缝连接,为用户提供一致性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