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授创业成功率只有2%—3%,“教授+学生”却高达15%?
来源:上观新闻
据统计,全世界创业成功率约为5%,大学教授创业成功率只有2%到3%,“教授+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却高达15%。这是为什么?
第五届上海“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正在举行。在今天开幕的“2025年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论坛——人才区域协调发展与长三角人才一体化论坛”上,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在作主旨演讲时抛出了上述问题。
他解释,原因在于,先进成果往往难以被外界理解和消化,“教授+学生”的创新创业模式可实现知识完整转移,延续技术血脉。因此,完善研究生培养结构,提高专业学位比重,加强创新创业传承人培养至关重要。
“一个没有创业精神的国度,不可能成为一个创新的国家。”王茤祥呼吁,不能将创业简单理解为一种经济活动,要加大力度鼓励和支持创业。作为技术源头的大学、科研机构不能把技术转移当作一门短期生意,要降低技术转移以及创业门槛,播下更多希望种子。
进一步而言,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同机构、不同企业应扮演不同角色。“大树底下不长草。”他说,早小成果在大企业难获话语权,需要较长时间培育,更容易诞生于中小企业。就像电站把风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中小企业如同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站,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大企业则像电网,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价值整合,将相关中小企业串珠成链,将产品转化为产业。
围绕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王茤祥指出,现代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体系的竞争,必须拥有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全链条人才。因此,现代“人才”的概念不仅仅是“个人”,也不只是“团队”,而是“体系”。“要站在体系的高度谋划人才工作,确保创新链上不出现人才缺位或断档,才能提升区域及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持续产出原创性、颠覆性成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