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方就结束乌克兰危机所提出的新计划成为热点话题。
不愿被动接受结果
目前来看,达成一个美欧俄乌四方均满意的和平协议依然难度不小。而试图“上桌”的欧洲,其角色与诉求在这一过程中更显尴尬。
在结束俄乌冲突的进程中,欧洲始终不愿成为被动接受结果的旁观者。正因如此,在美国就结束俄乌冲突提出28点新计划后,多名欧洲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要求进一步完善计划,因为欧洲方面的几项期待未能写进计划中。
首先,欧洲期望领土谈判在俄乌双方停火后举行。欧盟与欧洲各国领导人称,倘若停火是通过乌克兰割让领土的方式来实现,便与欧洲一直以来坚持的“不得通过武力方式来改变边界现状”原则相违背。因此,欧洲虽然支持结束冲突的计划,但是不接受以一种近乎“向俄罗斯投降”的方式换取和平。
其次,欧洲期望停火计划为战后的欧洲安全秩序和地缘政治版图提供一个原则性框架。尤其是要满足欧洲的安全关切,建立一个包含欧美俄三方在内的多边安全保障。但美方提出的新计划对美国和北约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向欧洲、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只字未提。在欧洲看来,这将给未来的俄欧关系埋下安全隐患。
第三,欧洲期望新计划包含俄罗斯赔款的内容。根据欧盟对外行动署的数据,截至2025年10月,欧盟及其成员国向乌克兰投入的各类援助累计约1970亿美元。此外,欧洲还忍受着援助乌克兰附带产生的能源价格飞涨、通货膨胀等后果。欧洲天然气的成本比冲突前平均上涨了三至四成,通胀率一度上涨了8%。但是美方计划的最初版本并不包含俄罗斯赔款的要求,仅仅是将欧盟冻结的1000亿美元俄罗斯资产投入乌克兰重建,甚至欧洲还需另外注入1000亿美元。
欧洲心有余力不足
尽管目前新的和平计划尚未全部公开,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份计划能否满足欧洲的期待,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对欧洲而言,满足美国从和平计划中捞取足够的好处,是美国愿意承担欧洲安全保障的先决条件。如果缺乏美国的军事力量支持,欧洲的“志愿联盟”恐怕会沦为鸡肋,既无法团结相关国家一致行动,军事能力也不足以承担起维和任务。
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看似有意愿为乌克兰“撑腰”的欧洲,其实能力有限,最终可能会向美国让步:允许美国通过重建乌克兰攫取经济好处,放弃对俄罗斯的赔款要求,并部分归还冻结的俄罗斯资金,投资于美俄设立的投资工具。
无论协议的最终版本如何,欧洲在安全防务问题上的孱弱再度凸显。一份由美俄主导、欧洲“靠边站”的和平计划,将加速欧盟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边缘化。欧盟的“有心无力”可能迫使部分国家进一步倒向美国,对欧洲防务一体化建设的兴趣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