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刚刚闭幕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作为一场融合科技与绿色的盛大赛事,以最直观的方式向世界展现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第十五届全运会致力于打造一届“碳中和”赛事。以广州赛区为例,竞赛场馆实现了绿色电力全覆盖。开幕式主火炬首次采用分布式光伏绿电驱动,通过全球首创的“市电+储能主供”微电网保障供电。据悉,赛事期间,广东省奥体中心用电量达1500万千瓦时,绿电供应相当于减少碳排放1.42万吨。这也表明,“双碳”目标提出5年来,已从一项庄严的国家承诺,落地为全社会可见可感的具体行动,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风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等设备将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生产过程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有害排放物,包括风电、核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质能气化发电、小水电等形式。
随着风机、光伏板、潮汐等不断产出电流,绿电走上舞台中央,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绿电。未来5年,我国新增的电力需求将主要由风电、光伏等绿电来满足,绿电将从“配角”变成“主角”。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风光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6.8亿千瓦,比2020年的5.3亿千瓦增长了约2倍,年均增速28%,占到“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0%。
不过,在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其“靠天吃饭”的特性也带来了一些难题。我国作为受天气影响大、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气象因素对发电量影响较大,相关产业企业对天气风险管理需求强烈。
中信建投期货首席分析师田亚雄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光伏发电高度依赖太阳辐照等天气资源,受辐射量、光照时长、光照角度等因素影响较大。由于光照资源的供给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其输出功率表现出较强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点,“靠天吃饭”问题突出。比如,在多云阴雨天气,天空被云层遮蔽,导致光照强度不足,光伏板接收到的光能减少;温度过高或过低,还可能影响光电转换效率,导致发电量随之下降。气象资源的不确定性,使得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面临较大考验。比如,在发电侧,光伏电力电量时空分布不均衡,发电高峰集中在4—9月及每日午间,波动性较大可能导致电力供应紧张和弃光问题时段性共存。在用电侧,天气不确定性加剧电价波动,企业生产成本也随之变化,部分用电量较大的产业面临生产经营压力。
随着光伏发电的占比逐步提高,企业越来越重视利用金融工具管理影响发电的天气风险,国内相关金融产品已落地应用。2014年11月,瑞士再保险与永诚财产保险共同为协鑫新能源开发了国内首例太阳辐射发电指数保险产品,投保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因保险期内太阳辐射不足,发电量减少,保险人将承担赔偿责任。但由于缺乏更加权威的光伏发电指数作为基础、公允、透明的定价基准,目前相关金融产品尚未大规模推广。从全球衍生品市场来看,产业主体在避险工具上已经有了更多的可选项。CME自1999年引入天气期货合约,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天气风险管理需求攀升,截至2023年年底,CME天气指数期货日均交易量是2022年的2.6倍,天气期货期权平均持仓量约为17万份,场内外规模达250亿美元。
秉承服务绿色发展的初心,广期所与中央气象台紧密合作,签署战略协议,从研发光伏气象指数入手,共同探索服务新能源发电产业的新路径,深入山东、新疆、内蒙古等光伏装机核心省份实地调研,与主管部门、发电企业、用电企业及电网进行交流,完成了光伏气象指数的编制工作。
2024年11月,“中央气象台-广期所光伏气象指数”正式发布,以光伏装机量为标准,首批发布了山东、新疆和内蒙古三个省份的指数。中央气象台专家表示,“中央气象台-广期所光伏气象指数”编制方法科学,从21个相关气象指标中,选取辐照度为指数主要因子,同时引入温度作为调节因子,反映高温导致的光伏发电效率衰减情况。此外,指数体系丰富,涵盖日度、月度、年度等不同频次,满足多元化需求。为便于理解应用,指数以历史平均为基准,直观反映当前光伏气象因素的相对变化程度。针对数据异常、气象观测站变更等情况,制定了对应处理规则,保障了指数发布的连续性。
据悉,光伏气象指数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数据体系支撑,可作为客观的“标尺”,衡量光伏发电面临的气象变化,创新性和应用价值较强。该指数可以作为光伏发电预测的“输入值”,为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可以用于光伏电站收益评估,确定企业授信额度;还可以作为期货、保险产品标的,开发相关金融产品,满足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总的来看,光伏气象指数应用场景丰富,对服务实体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广期所携绿色低碳基因诞生,设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特色定位。成立以来,广期所始终坚持服务绿色发展转型的初心使命,通过大力发展绿色期货产品,持续丰富风险管理工具,利用期货市场助推绿色生产力的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工业硅、碳酸锂和多晶硅期货和期权已上市运行,构建了新能源金属期货板块雏形。
据悉,下一步,广期所与中央气象台将继续发挥“气象×金融”合力,聚焦绿色低碳发展,丰富产品体系,推动光伏气象指数在金融市场特别是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应用,更好满足实体经济需要,共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