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025广州投资顾问大会暨财富管理转型发展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现场采用“数字人视频”的形式,重磅发布了《广州市大力推动AI投顾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AI投顾十条”)。
据悉,“AI投顾十条”以金融科技赋能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和财富管理行业向买方转型,助力广州构建高质量的投顾业态建设体系,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投顾第一城”,为广州市打造现代化金融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AI投顾十条”中提出,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AI投顾算力枢纽,面向国内各层次投顾机构提供多类型算力服务;推动相关产业基金并鼓励各类市场化基金投向“人工智能+投顾”产业主体。
具体来看,“AI投顾十条”包含以下十条:
一、争取上级监管部门支持广州AI投顾发展。积极向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和有关国家部委申请建立适用于人工智能投顾应用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鼓励AI投顾应用项目参与广州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二、推动建立AI投顾发展信息共享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围绕金融、数据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等重点业务环节,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支持AI投顾业务发展。
三、推动投顾行业数据要素供给。支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推动金融数据要素在投顾领域流通与应用。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征信机构、金融科技企业、数据服务商合作,强化垂直领域数据供给,围绕投资者画像、投资者行为特征、宏观经济指标、市场情绪指标、产品数据等维度建设相关数据标准和构建数据库,推动在广州数据交易所设立投顾行业数据交易产品。行业主管部门推动金融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或协会组织牵头建设金融投顾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实现金融投顾行业数据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
四、加强支持AI投顾业务关联产业发展。推动相关产业基金并鼓励各类市场化基金投向“人工智能+投顾”产业主体,包括:垂直场景专业模型训练与优化、智能顾问工具开发、智能投研工具开发、合规与风控技术解决方案、数据治理与隐私计算技术等。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符合政策导向的“人工智能+投顾”相关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服务。
五、探索推动AI投顾重点设施建设。支持相关机构与各网络运营商、云服务商等合作建设安全可信算力中心,争取并承接国家、区域和相关机构的投顾算力需求,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AI投顾算力枢纽,面向国内各层次投顾机构提供多类型算力服务。支持鼓励行业组织、投顾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科研院所等协作建设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投顾”应用平台,提供面向行业的标准化应用模块、测试验证环境、知识图谱资源等共性技术支撑与服务。
六、推进投顾行业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依托广州投顾研究院和各投顾机构、金融科技企业、高校、智库等开展人工智能投顾服务规范体系研究,探索建立涵盖智能投顾的全流程投顾服务基础标准,制定行业通用规范,推动建立算法备案、评测与审核机制,明确算法透明度、可解释性、安全性及公平性要求,支持投顾机构开展算法风险评估与合规验证,实现在大湾区(不含港澳地区)相关金融机构认可使用,并积极争取国家监管部门采用及逐步向全国(含港澳地区)推广应用。
七、培养投顾行业AI复合型人才。支持构建“本地培养+外来引才”双轮驱动格局。鼓励金融机构与高校、科技企业建立产教融合机制,共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联合开发跨学科课程体系,重点培养“金融+人工智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设立跨领域研究机构与实训基地。支持广州投顾学院(研究院)与高校、金融机构探索模型开发、数据管理、风险控制等AI投顾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支持招引各类AI投顾人才来穗发展。将AI投顾专业人才纳入市级金融人才政策支持范围。
八、积极招引国内外AI投顾产业链机构来穗合作发展。支持国内外投资顾问机构、投顾服务企业、金融科技企业来穗发展,与本地投顾机构围绕客户需求匹配、投资研究、顾问服务、运营支持等全业务链条开展AI投顾业务合作。支持各区出台AI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相关支持政策,健全AI投顾企业在穗展业服务体系。
九、营造AI投顾发展良好氛围。支持举办AI投顾优秀案例评选、主题沙龙、系列培训等活动,推动行业经验共享,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鼓励行业协会、高校、企业联合应用AI技术开展投资者教育宣传,提升公众对投顾行业的认知与信任。
十、严密防范AI投顾业务风险。压实金融机构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规范辖内财富管理机构运用AI功能展业行为,支持人机协同,审慎直接对客。强化信创要求、落实网络数据安全要求。支持监管科技的应用与发展,探索共建“监管科技”工具,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对AI算法、AI应用等的实时、穿透式监测。加强舆情监测预警,定期开展风险评估,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