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7 14:57:10 股吧网页版
人民会客厅—— 从“饮水安全”到“饮水健康” 净水行业赋能美好生活新图景
来源:人民网

  从河畔汲水到龙头直饮,从烧开即饮到精准净化,饮水方式的迭代升级正悄然助力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如今,随着居民健康意识与对水质关注度的攀升,净水产品已从“可选消费品”升级为家庭健康消费的关键选项。

  近日,安吉尔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孔那在做客“人民会客厅”时表示,净水行业的发展是公共卫生提升与消费者品质追求的“双向奔赴”。企业既要以技术筑牢饮水“最后一公里”的安全防线,更要紧跟需求变化,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让健康饮水融入全屋场景,从单一净化走向“净化+健康+智能”的综合解决方案,为美好生活注入水的活力。

  需求驱动行业演进企业深耕场景革新

  上世纪90年代,国内净水市场尚处萌芽阶段,自来水的漂白粉味、桶装水的高成本成为突出痛点。

  “受制于媒体环境与认知局限,当时推广净水理念难度很大,消费者普遍认为‘自来水烧开就行’。”孔那回忆,安吉尔主动走进消费者,通过商场展示,上门介绍等方式,加强消费者对净水产品的认知,同时开创性地采用沉浸式体验营销模式,建立近万家净水屋,让用户直观感受净水效果,逐步培育市场认知。

  如今,行业需求已从单一喝水场景延伸至全屋用水,厨房洗菜煲汤、卫浴洗漱沐浴、涉水家电配套等多场景净化需求凸显。孔那介绍,安吉尔历时五年研发“空间大师”系列全屋净水设备,针对中国90%家庭为120平米以下户型的现状,将设备体积大幅缩小至可安装于厨房水槽下,该系列占据60%的全屋净水市场份额。

  孔那认为,随着城镇化推进与管网升级,二次污染风险仍客观存在,家用净水设备成为保障饮水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消费者对矿物质保留、场景适配等需求的提升,更推动行业从“安全”向“健康”加速跨越。

  技术创新破解痛点标准共建规范发展

  技术创新是净水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破解行业共性难题、适配中国本土需求则是技术突破的关键方向。

  “国外技术无法完全适配中国家庭需求,比如过年煮饺子时的大水量需求、对热水的偏好,都需要针对性突破。”孔那表示,安吉尔始终聚焦“泵、膜、阀、管”四大核心部件,打造贴合中国水质与用水习惯的“中国芯”。

  面对如今的竞争同质化现象,孔那认为,“同质化的破局点在‘用户’,技术创新的生命力也在‘用户’,技术创新的本质是解决用户痛点,脱离需求的技术没有价值,我们始终坚持从市场出发,用技术突破回应场景需求”。

  谈及行业标准建设,孔那表示,当前行业正逐步完善关键标准,如反渗透净水器产水率国标已提升至45%,一级水效达65%,有效解决了水资源浪费问题。此外,行业仍需强化第三方检测机制,统一超滤、纳滤、RO等不同技术路线的评估标准,通过企业参与、协会牵头、国家认可的方式,共同规范市场秩序。

  锚定“三化”方向共筑行业发展新生态

  “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明确部署,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孔那表示,这不仅为净水行业指明了转型路径,也对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智能化领域,安吉尔拒绝“噱头式智能”,聚焦实用价值突破。推出的黄金比矿物质饮水机,通过专利传感器精准控制水中钙镁矿物质含量比例,实现“先净后矿”的健康升级;商用设备则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与主动服务,提升运维效率。“未来要打破智能孤岛,让净水设备融入全屋智能生态,实现更便捷的交互体验。”孔那说。

  绿色发展方面,安吉尔从生产、产品到回收全链路践行环保理念。不仅将滤芯寿命延长至5-8年,更探索滤芯回收再利用,将废弃滤芯制成环保文创产品,降低环境负担。孔那表示,企业正推动行业建立全链路环保标准,从材料选择、低碳生产到回收利用,构建可持续的绿色生态。

  展望未来,孔那充满信心:“目前净水器家庭渗透率仅30%,市场空间广阔。”安吉尔将继续拓展健康饮水边界,探索沐浴保湿、家庭温泉等创新场景,让智能科技与健康饮水真正融入生活细节。

  “未来,在家就能轻松调制健康饮品,语音呼唤即可享受定制化饮水服务,这就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畅想。”孔那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