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末的西安,因一场聚焦“空中丝绸之路”的峰会而引人注目。
第七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作为服贸会常态化活动之一,在西安空港大酒店举行,峰会以“打造空中丝路新枢纽构建西部开放新高地”为主题,汇聚全球智慧与资源,聚焦“空中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核心议题,共商合作大计、共谋未来发展。
为使行业、媒体和智库共同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由峰会组委会与新华社中国搜索科技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民航报社、凤凰网、每日经济新闻、南方都市报提供支持,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承办的首届“讲好空中丝路故事”暨品牌传播研讨会于11月26日在西安圆满召开。
研讨会上,2025年度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服务示范案例获选单位和媒体单位、政府机构以及来自航空、科技、能源、物流等领域的多家企业,分享了各自在服务创新、技术突破与绿色转型等方面的探索,并为打造空中丝绸之路超级IP品牌展开深度对话和精彩建言。
这些案例分享和智慧碰撞,不仅是行业从业者的实践经验交流,也折射出“空中丝绸之路”在基础设施“硬联通”之外,服务与标准“软联通”的悄然跃进。
分享“空中丝路”案例和体会
在案例分享环节,甘肃民航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刘光喜、四川航空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冯占凯以及来自北京大兴机场、海南航空、同方威视、河北机场集团、绿能慧充等“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服务示范案例”获选单位代表,结合各自获选案例,讲述了参与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实践取得的优秀成果和感悟体会。
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在旅客服务环节,被选为优秀案例的航司与机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人”的体验。
甘肃民航机场集团以“如意甘肃·乘心如意”为服务品牌,推动“密集航空网+多航司行李直挂”,并开通空铁联运快速通道,实现38分钟极速换乘。此外,特殊旅客帮扶、行李全流程追踪与“首飞旅客”专属服务等细节,也成为其打造“有温度的民航”的关键支点。
四川航空则从航班延误这一痛点切入,推出“航班延误券2.0”,联动机场商户为延误旅客提供多样化消费选择,实现旅客、航司与商户三方共赢。未来,川航计划将这一模式进一步数字化、绿色化,并拓展至空铁联运与文旅商贸生态圈。
河北机场集团从2022年下半年启动专项提升,将旅客乘机流程从值机到登机的时间由40分钟压缩至28分钟。同时,通过升级高铁候机楼功能,引入安检与票务服务,实现“空铁一站式”出行的初步构想。
此外,首都机场集团的“智慧者联盟”案例,展现出基层创新如何激活组织潜力。通过“投资法”发掘超级个体,组建小联盟,围绕兴趣开展实践;搭建平台与机制,促进成果交流与行业应用。成果包括创办国家级刊物、发布多篇论文,甚至协助员工凭借项目成果获得顶尖学府大学录取。
在技术系统层面,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多套行李处理系统,实现国产化替代,并已落地国内外多个机场。旅客通过小程序即可实时追踪行李,系统背后是中国技术标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海外拓展。
同方威视则主导制定了人体安检毫米波国际标准,填补了该领域国际空白。这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民航、海关等市场的话语权,也为全球安全检查技术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支撑。
海南航空在2023年巴以冲突期间坚持执飞特拉维夫航线,完成了协助中方人员撤离的任务。其间,海航协调民航局放宽机组飞行时限、争取保险公司持续承保战争险,并在客舱服务中主动为重要撤离人员调整座位,展现出航司在特殊时刻的公共使命与政治担当。
绿能慧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则从能源维度参与“丝路”叙事,将绿色能源技术融入“陆上新丝路”系列项目建设,在沿途城市布局充电站、光储充一体站与绿色矿山,呼应“空中丝绸之路”在低碳运输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理念拓展。
共话“空中丝路”IP品牌传播
除了行业优秀代表分享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实践案例,在“讲好空中丝路故事”品牌传播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如何讲好空中丝绸之路故事、合力打造空中丝路超级IP、以高效有力传播赋能中国优质品牌出海进行了深入探讨。
峰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剑代表组委会阐述空中丝路超级IP打造合作计划倡议的背景和内涵,指出打造“空中丝路”超级IP有政策支持、资源网络、法律保障、文化内涵和全球布局五大优势,完全可以通过纵向整合和横向破圈,打通航空、文旅、消费等全产业链资源,联合跨领域头部品牌,推出联名产品和服务,打破行业壁垒,并通过内容孵化、产品开发、商业运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级IP平台,助力中国优质品牌出海,推动“空中丝绸之路”的高质量建设。
西部机场集团商业发展公司董事长陈瑶从场景融合角度提出,应依托机场流量优势,联合陆、海、空枢纽打造“交通+文商旅”融合业态,通过流动展览、文化体验等方式,实现空中丝路IP的实体化落地,助力中国文化与企业“走出去”。
在传播策略上,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官远星建议从三方面构建叙事体系:联合政府、企业与媒体构建品牌传播联合体;推出年度品牌故事计划,增强情感共鸣与国际辨识度;建立可量化的传播评估机制,实现数据驱动的策略优化。
中国网市场运营总监张渊提到空中丝绸之路是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的未来之路,并从国际传播视角给出建议:文化融入产业增强说服力、讲人性故事引发共鸣、讲科技未来传递创新力、讲互动体验贴近需求。
凤凰网代表分享了凤凰网通过“全球观察团”等创新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交流的实践,其凭内容创意与分发优势为企业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靳兵指出,快递物流行业是空中丝绸之路重要建设者与运营者,中国货运枢纽机场、高占比全货机运力及数字孪生、高速安检等顶尖技术,低空物流创新已走在世界前列,建议企业坚定拥抱人工智能,提升自动化与无人化技术应用水平,以“文化出海”推动中国产品与文化价值融合传播。
中国搜索科技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李劲松讲话指出,中国搜索作为国家级外宣平台,强调以“文创+科技”融合模式推动文化出海,并致力于构建“中国好故事数据库”,借助AI技术实现内容生成与多语种传播,润物无声地传递中国文化。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空中丝路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品牌传播共同体的初步构建,是服务国家战略、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支撑,通过案例企业、媒体机构与行业智库的三方联动,“空中丝路”品牌建设路径愈发明晰,传播合力初步形成,这终将推动 “空中丝路”成长为全球认可的国际品牌,以丝路精神为内核,在世界航空业发展史上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让“空中丝路”成为更具感染力、认同感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