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窦世平)资本市场总是以最敏锐的方式见证产业的每一次蜕变。在过去近三年的人工智能浪潮中,英伟达股价的每一次深度回调与强势回升,都精准对应着市场对AI认知的阶段式跃迁。其中,三场关键的“论战”尤为引人注目,它们不仅牵动资本情绪,更在反复辩驳中推动整个产业走向成熟。
当ChatGPT于2022年底掀起第一波热潮时,资本市场的反应却异常冷静。尽管大模型的表现令人惊叹,投资者仍在审慎追问:这究竟是一场颠覆性的科技革命,还是又一个短暂绽放的技术“泡沫”?当时半导体行业尚处于去库存周期,科技巨头的资本开支计划普遍谨慎。这种观望情绪使得英伟达股价在初期冲高后,陷入长达两个季度的震荡整理。
转折发生在2024年春季。随着微软、谷歌等巨头相继公布大规模的AI投资计划,加之国内外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产业化前景骤然清晰。英伟达强劲的财报数据,为AI景气度提供了有力印证,其股价也随之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市场至此形成第一次共识:AI不再仅是概念,而是必须把握的战略方向。
就在产业界为算力狂欢之际,今年初DeepSeek等模型的技术突破,再度引发市场深思。新一代模型架构使训练成本呈指数级下降,“重算法、轻算力”的讨论一时兴起。部分投资者开始质疑:是否仍需构建庞大的算力基础设施?相关板块股价随之出现明显波动。
然而现实发展很快给出答案。因为AI应用深入搜索、办公、工业设计等具体场景,推理阶段的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市场逐步认识到“杰文斯悖论”再次应验:效率提升反而刺激了更大量的需求,算力市场正从集中训练走向分布式推理,空间比预期更为广阔。
当前,市场正处于第三场论战的关键阶段。在技术趋势与算力需求相继确认后,投资者开始追问更核心的问题:巨额投入能否转化为可持续的利润?财报季成为验金石,拥有清晰盈利路径的公司获得青睐,而仍停留在故事阶段的企业则面临估值回调。
这场仍在进行的讨论,标志着AI产业正告别野蛮生长,进入精益运营的新周期。投资者不再仅关注资本开支规模,更重视单位经济效益、现金流状况与投资回报周期。这一转变倒逼企业重新审视商业模式,从追逐算力投入转向提升商业效率。
纵观三场论战,每一次都推动产业向更健康的方向迈进:第一次确立战略重要性;第二次厘清产业规律;第三次则聚焦商业本质。这一认知演进,正是新兴产业从萌芽到成熟的必由之路。
随着技术红利持续向应用端扩散,AI产业进入更具挑战也更可持续的发展阶段。那些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稳定盈利能力的公司,有望在下一轮竞争中胜出。而资本市场的焦点,也已悄然从“想象空间”转向“真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