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铂、钯期货正式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铂、钯期权也将于11月28日起上市交易。广期所的这两个“新成员”将为产业链带来什么变化?产业企业又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铂和钯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是汽车尾气治理等绿色产业的重要原料,我国约60%的铂和近80%的钯用于生产汽车尾气催化剂等绿色相关产业。
凭借卓越的催化性能、耐高温性和抗腐蚀特性,铂、钯在汽车尾气净化、氢能生产与利用、电子工业等新能源相关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铂、钯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铂和钯同属铂族金属。从稀缺性看,铂的稀有程度是黄金的30倍,全球年产量约180吨;钯的稀有度虽低于铂,但同样珍贵,全球年产量约200吨。
全球铂、钯供给高度集中在南非和俄罗斯。中国是全球最大铂、钯消费国,进口依存度较高。
近年来,在地缘政治、气候、运输等因素扰动下,铂、钯价格波动幅度较大。2024年,国际市场价格在每盎司900美元至1100美元之间剧烈波动。这种波动对上下游企业构成显著风险。产业迫切需求价格“稳压器”,而期货市场功能由此凸显。
“衍生品工具的推出将实质性赋能上下游企业。”银河期货大宗商品研究所副所长车红云说,铂、钯期货及期权的上市,通过锁定采购成本与销售价格,将显著平滑价格波动对经营周期的冲击,进而提升全链条抗风险韧性。
产业链企业金川集团期货部总经理杜鹏分析称,现货企业可以通过运用期货或期权等工具的套期保值操作,有效锁定未来的产品销售价格或原料采购成本,从而规避因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稳定企业运营和利润。同时,铂、钯期货可以作为现货交易的定价参考基准价,减少交易双方的价格分歧,提升交易效率。
贺利氏贵金属中国区总经理胡敏认为,铂、钯期货的价格信号可以为企业回收业务的成本核算及优化提供强有力支持。“随着未来铂、钯期货套期保值等业务的深入开展以及注册品牌、免检交割等制度的落地实施,将有力推动国内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为产业链企业发展提供切实助力,不少业内人士还提到,铂、钯期货和期权的上市,将有助于重构全球定价格局。
据了解,长期以来,铂、钯定价权由伦敦与纽约市场主导,国内企业被动接受国际价格传导。
“本土化衍生品合约的落地,将形成以人民币计价的权威价格基准。”车红云认为,这不仅增强市场透明度,更使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掌握议价主动权,推动我国从“最大消费国”向“规则制定者”转型。
在杜鹏看来,有了以人民币计价的铂、钯期货价格,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就可以利用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参考,增强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性,提升我国在全球铂族金属市场的定价话语权。
业内人士表示,铂、钯期货及期权的上市为期货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铂、钯期货及期权将吸引产业资本、新能源主题基金及个人投资者等多元化主体参与,显著拓宽期货市场的覆盖边界。”车红云称,同时,铂、钯期货及期权的上市有助于在产业内推动基差贸易、含权贸易及场外互换等创新业务模式,促进产业链从传统的固定价格采购向更灵活的定价机制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