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已于昨日(11月26日)发布的《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谢远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杨枿、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就多个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图片来源:国新网
来看会上重点内容:
1.“3个万亿级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是基于对消费趋势、产业基础和技术变革的综合研判,提出未来一段时期着力培育和拓展的重点领域。
2.万亿级消费领域包括老年用品、智能网联汽车、消费电子。
3.千亿级消费热点包括婴童用品、智能穿戴产品、化妆品、健身器材、户外用品、宠物食品用品、民用无人机、潮玩、珠宝首饰与国潮服饰等。
4.实现生产和消费从量到质的转变,让企业从生产更多向生产更对、生产更好转变,解决“想买的买不到、想卖的卖不掉”所带来的要素错配和资源浪费。
5.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15亿。
6.今年前10个月,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2.4万亿元,惠及超3.6亿人次。
3个万亿级、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明确
“刚才提到的‘3个万亿级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是我们基于对消费趋势、产业基础和技术变革的综合研判,提出未来一段时期着力培育和拓展的重点领域。”谢远生明确,其中万亿级消费领域包括老年用品、智能网联汽车、消费电子;千亿级消费热点包括婴童用品、智能穿戴产品、化妆品、健身器材、户外用品、宠物食品用品、民用无人机、潮玩、珠宝首饰与国潮服饰等。
当前,这些消费热点已初步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以老年用品为例,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市场规模已从2014年的2.6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3%,成为银发经济的重要支撑。
而在众多千亿级消费热点中,伴随健康生活、全民健身理念兴起,户外用品、健身器材需求更加旺盛,IP经济,也即利用知识产权所创造的经济,契合年轻群体消费偏好,各类潮玩产品快速火爆全球。
谢远生表示,可以预见,多点开花、分层推进的消费热点格局,能够显著增强国内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核心解决“想买的买不到、想卖的卖不掉”带来的要素错配
《实施方案》从拓展增量,加速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深挖存量,扩大特色和新型产品供给;细分市场,精准匹配不同人群需求;场景赋能,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优化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条件等方面提出了多条针对性举措,推动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
谢远生表示,《实施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生产和消费从量到质的转变,让企业从生产更多向生产更对、生产更好转变,解决“想买的买不到、想卖的卖不掉”所带来的要素错配和资源浪费。
在供需两个层面,《实施方案》均做出了相应安排。
供给端方面,其中一项重点安排即是突出新技术应用,培育消费新动能。包括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现代纺织等新领域新赛道,打造百个标志性产品、百家创新企业和一批首用场景样板;加大生成式人工智能、3D数字化设计等新工具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提供娱乐、健康、陪护等生活服务。
何亚琼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15亿,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人工智能终端新产品竞相涌现。接下来工信部还将从产品创新和场景创新两方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消费品领域加快落地。其中,在产品创新层面,将在深入实施消费品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合应用,加快建设“用户需求—智能设计—柔性生产—精准服务”全产业链的数字化体系。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2.4万亿元
今年以来,提振消费的各项政策陆续落地,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让更多绿色、智能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杨枿透露,今年前10个月,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2.4万亿元,惠及超3.6亿人次。
杨枿表示,下一步,商务部还将从促进大宗消费、壮大新型消费、打造国际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
其中,在促进大宗消费方面,商务部将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扩大二手车流通,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全链条扩大汽车消费。聚焦绿色、智能等方向,促进家电家居消费。在壮大新型消费方面,将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丰富首发平台载体,鼓励企业发布新品、开设首店、举办首秀首展活动。发展健康消费,培育健康消费领域新质生产力,提升健康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培育“人工智能+消费”,打造更多消费新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