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紧扣云南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经济提速、民族团结、生态改善、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亮眼答卷。
聚焦产业升级,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文山州坚持把产业作为强州之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长廊、生态长廊、治理长廊、文化长廊建设,推动传统资源禀赋与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区域经济实现量质齐升。2021—2024年,文山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全州8县(市)实现省级产业园区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
产业发展呈现集群化、绿色化、品牌化特征。绿色铝产能达343万吨,预计今年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文山三七入选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成6个百万亩(头)级现代农业基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三七之乡·康养文山”与“旅居云南·好在文山”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024年,全州旅游接待人数5004.5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541.4亿元。
口岸经济成为新增长点。天保、都龙、田蓬3个国家一类口岸功能持续完善,形成“金色榴莲+银色铝”的外贸“金银组合”,今年前三季度,全州外贸进出口额达29.6亿元。
夯实发展基础,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交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州公路通车总里程4.2万公里,作为西南沿边铁路网关键项目,文蒙铁路全长116公里,建成后将大幅改善滇东南交通格局,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产业协作。富宁港将于明年与平陆运河同步建成,成为云南最近的出海黄金水道,构建“肩挑两洋”开放新格局。
项目谋划建设成果丰硕。2025年,文山州共谋划项目4089个。水利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德厚水库建成投用,截至2024年,全州新增库容2.2亿立方米。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在运电站总装机达674万千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累计建成5G基站超1万个,5G网络实现乡镇、行政村及边境村全覆盖。
坚持共建共享,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文山州创新实施“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帮扶企业”专项行动和“饮水思源致富思进”宣传教育,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就业服务体系持续完善,通过建设零工市场(驿站)、“幸福里”社区、就业帮扶车间等方式,实现县内就地就近就业47万人。创新推出希望澡堂、少年儿童之家、乡镇游泳池、幸福食堂等暖心举措,实现对“一老一小”群体的精准关爱。2021年,文山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村级共建理事会”“两张清单”等做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2.82%、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78.35%。全力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8县(市)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医院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文山市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守护绿水青山,描绘生态文明新画卷
文山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西畴县创成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马关县创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经验获“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
全州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3年保持在99.2%以上,27个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连续2年达100%。绿美文山建设扎实推进,累计绿化1506万平方米,建成健康绿道190余公里、口袋公园190余个,打造美丽庭院4.6万个、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公园18.4万个。
从产业转型到基础设施升级,从民生改善到生态保护,文山州以创新实践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山州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朝着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创新城市目标奋勇前进。
数据来源: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