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升级持续推进,“新消费”正在深刻重塑人们的生活场景与消费逻辑。11月25日,新京报贝壳财经会客厅举办“新消费与好生活”沙龙,华略智库高级研究员王宁从“70后购买盲盒”这一现象切入,揭示了新消费背后的情感逻辑与社交转向。
为什么以理性务实著称的70后一代,会成为盲盒消费的新兴力量?他指出,这个看似矛盾的选择,恰恰揭示了新消费时代的核心特征:消费行为正在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连接与社交价值创造。
“当70后开始购买盲盒,这已经不仅仅是关于物质消费,而是关于情感、记忆与社交的全新叙事。”王宁分析认为,新消费的本质在于它已经突破了传统商品的物理属性,拓展出丰富的情感与社交功能。
华略智库高级研究员王宁
他从四个维度解析了这一现象:首先,怀旧情结成为情感驱动力。70后作为跨越传统与现代的一代,盲盒中的经典IP如哈利·波特、迪士尼等,精准触发了他们的集体记忆。“这种成年童话现象,反映出他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寻求情感依托的心理需求。”
其次,情绪价值的理性选择同样关键。王宁表示,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拆盲盒带来的惊喜感成为70后调节情绪的有效途径。“这看似冲动,实则是为情绪健康进行的理性投资。”
另外,社交功能的重构不容忽视。对70后而言,盲盒已成为新型“社交货币”,既帮助拉近与子女的代际距离,也在同龄人中建立情感共鸣。“消费行为正在成为连接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
最后,品质生活的重新定义构成第四重驱动力。70后作为消费中坚力量,其消费观念正从“实用主义”向“意义消费”转变,愿意为精致设计、文化内涵和审美体验支付溢价。
基于这些观察,王宁提出新消费时代的四大发展策略:通过精准情感营销建立深度连接,巧妙运用稀缺机制激发参与热情,强化产品的社交属性,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消费场景。
“从70后购买盲盒这个现象,我们看到消费逻辑的根本转变——从‘物的消费’转向‘意义的消费’。”王宁总结道,理解消费者对情绪价值、社交资本与品质生活的深层需求,将是未来商业创新与消费升级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