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1月28日电 (谈瑞、周子涵)截至11月28日收盘,A股光通信板块龙头企业中际旭创(300308.SZ)与新易盛(300502.SZ)年内股价涨幅双双超过了300%。
凭借惊人的业绩爆发力与全球化竞争力,中际旭创和新易盛作为成份股,推动新华出海TMT指数与制造指数强势反弹。这两家企业的亮眼表现,不仅印证了自身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更折射出中国光模块产业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勾勒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出去”的升级新路径。
业绩是企业竞争力最直接的注脚。根据两家龙头公司近期披露的三季报,中际旭创在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激增124.98%;新易盛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3.27亿元,同比增幅更是高达284.38%。两家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爆发不仅印证了自身竞争力,更折射出中国光模块产业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
细看光模块“双雄”的三季度业绩答卷,其中既有行业高增长的共性特征,也有各自发展路径的差异化优势。
作为全球高端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的增长爆发力尤为亮眼。其三季报显示,单季营收102.16亿元,同比增长56.83%;前三季度营收250.05亿元,同比增幅44.43%,净利润增速更是远超营收增速,呈现出鲜明的“高端化溢价”特征。
中国银河证券通信首席分析师赵良毕认为,支撑这份业绩的核心动力,是800G及1.6T高端产品的持续放量。赵良毕表示,中际旭创受益于以800G为代表的高速率光模块需求增长,叠加硅光光模块渗透率的提升,同时以硅光方案为主的1.6T光模块量产及规模出货,产品具备量价齐升的基础。
新易盛则以“高速追赶”的姿态展现出强劲韧性。其三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65.04亿元,归母净利润63.2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达6.37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6.37亿元,盈利能力与现金储备均保持行业前列。
这一成绩背后,是新易盛在高端市场的快速突破。据市场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发布的全球光模块厂商前十排名,新易盛以175%的营收增长率和12亿美元的营收规模,从2023年的第七跃升至2024年第三,成为行业增速最快的头部企业之一。
开源证券通信首席分析师蒋颖表示,新易盛在高速率光模块、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800GLPO光模块等相关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项目取得多项突破和进展,随着公司高速产品不断放量,公司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海外市场布局上,二者虽路径有所差异,但都实现了全球化布局的深度落地,共同构筑起中国光模块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中际旭创以“技术绑定大客户+全球化产能布局”为核心战略,构建了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的立体市场网络。其八成营收都来自海外,产品嵌入全球超90%顶级通信运营商及云服务巨头供应链。为应对地缘政治与关税风险,中际旭创打造了“东南亚为核心、墨西哥为补充”的海外产能矩阵:泰国工厂月产能50万只高端模块,通过“进口芯片直送组装”模式规避关税不利因素;马来西亚基地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光模块生产中心,月产能200万只800G模块;计划2026年投产的墨西哥基地,有望实现对北美客户的零关税交付。而中际旭创11月启动的H股上市筹备,更凸显了其通过全球化资本平台拓展其他新兴市场的野心。
新易盛则构建了“研发在国内、生产全球化、服务本地化”的运营体系,灵活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在国内,公司通过自动化升级与精益生产管理,实现800G/1.6T光模块的高效量产;泰国产能持续释放,成为海外生产的重要支撑;新加坡、美国子公司则专注区域市场拓展与技术服务,实现了就近服务、快速响应的本地化运营。凭借在800G产品的技术储备和产能优势,新易盛在全球高端市场快速突围,不仅成为英伟达等GPU巨头的重要合作伙伴,更拿下了亚马逊、谷歌等云服务巨头的订单,迅速跻身全球供应链核心位置。
“双雄”的全球竞技,是中国光模块产业整体崛起的缩影。行业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达606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670亿元,高速率产品占比显著提升。在全球光模块厂商前十排名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除中际旭创蝉联榜首、新易盛位列第三外,华为、光迅科技等企业均成功跻身前十,形成了“头部引领、梯队竞争”的良性产业格局。
本周,新华出海全数上扬,TMT、电新、制造出海涨幅均超5%,消费出海连涨5个交易日。周内,受谷歌TPU算力需求刺激,光模块板块整体强势,资金面集中流入,叠加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方向明确、11月新能源新政持续催化,机器人、新能源领域景气度提升。部分指数成份股表现亮眼,新易盛、中际旭创、沪电股份、大洋电机等个股周内涨超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