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品期货早盘收盘,主力合约涨跌参半。涨幅方面,多晶硅涨超10%,焦煤涨超9%,生猪、焦炭、工业硅涨超2%,棕榈油、沪银、红枣、菜粕、纸浆涨超1%;跌幅方面,欧线集运跌超4%,氧化铝跌近3%,碳酸锂跌超2%,原木、尿素跌超1%。
宏观要闻
新华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7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海南自贸港封关的具体时间,经党中央批准,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央视新闻:当地时间7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对日关税税率为15%及日本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
品种资讯
工业硅:据了解,市场当前有机硅DMC成交情绪有所衰退,部分下游企业采买DMC价格已下降至12000元/吨以下,DMC成交重心下移较多,预计后续DMC价格震荡为主,上涨驱动力有限。(SMM)
生猪:记者从多个信源获悉,为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拟于7月23日在北京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邀请牧原、新希望、正大、德康、双汇等头部企业参会。会议将分析研判生猪生产形势,围绕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听取企业、主产省份、专家和行业协会意见,提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建议。(财联社)
沪铜: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预测2025年5月全球精炼铜市场将出现97,000吨的过剩。(财联社)
铁矿石:淡水河谷第二季度铁矿石产量达8360万吨,预期为8203万吨;第二季度镍产量为40,300吨,预估为39,775吨。(财联社)
棉花:据张家港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截至2025年7月21日,张家港保税区棉花总库存3.59万吨,同比减少0.29%。其中保税棉库存3.32万吨,同比减少0.23%;非保税棉库存0.26万吨,较去年同比减少0.65%。(新华财经)
大豆:近日巴西大豆出口CNF报价仍偏强运行,我国进口巴西大豆成本略有增加。据监测,7月22日,我国进口9-10月船期巴西大豆CNF报价470美元/吨、474美元/吨,周环比上涨1~3美元/吨,折合华南地区到港完税成本为3824元/吨、3832元/吨,周环比上涨21~37元/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沪镍:据市场消息了解,近日印尼某冶炼厂高镍生铁成交,成交价分别为920、921、922元/镍点,(舱底含税,Ni≥10%),印尼铁,成交总量数万吨,交期8月底。(S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