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释放国家层面“反内卷”政策新信号。从3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到6月修订出台《反不正当竞争法》,最终在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反内卷竞争,治理无序竞争,推动产能退出。反内卷的密集发声标志着政府对内卷问题的重视,而钢铁行业内卷竞争问题尤其突出,行业低价竞争与同质化竞争激烈,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下,一方面导致企业放弃提升环保水平及产品质量,转而追求低成本,最终“劣币驱逐良币”,损害优质钢厂效益,阻碍行业出清;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增产摊薄降低固定成本的策略反而使得行业供给过剩加剧,上游炉料进一步侵蚀利润,导致钢材产品价利齐跌,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钢铁“反内卷”迫在眉睫,随着中央对反内卷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推进层级持续提升,钢铁供给侧变革有望提速。
一
中央反内卷政策与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差异:

一是行业位置不同。供给侧改革聚焦上游原材料,去产能推高价格,虽改善上游利润却挤压下游;反内卷政策针对下游新兴行业,通过规范竞争改善下游盈利,对上游需求影响偏间接。
二是产品性质不同。供给侧改革面对的原材料同质化高,快速去产能影响有限;反内卷涉及的新兴行业产品异质性强,政策侧重通过优胜劣汰促品质提升,而非简单去产能。
三是主要矛盾不同。供给侧改革解决的是周期性总量过剩;反内卷针对的是不正当竞争、地方保护等结构性问题,行业需求仍在增长(如新能源汽车销量增 38%),只是利润被内卷吞噬。
二
本轮反内卷政策可能政策力度和节奏:
不依赖大规模需求刺激:2016 年供给侧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一方面大力去产能,另一方面借助大规模的需求扩张政策,像基建投资加大、房地产市场刺激等,形成了供给收缩与需求扩张的合力,从而有效推高了相关产品价格,改善了行业盈利状况。而当前综合整治内卷,核心矛盾在于市场竞争失序,并非需求不足。就拿汽车行业来说,即便有消费换新政策带动销量大幅增长,但行业利润率依旧很低,这表明单纯的需求刺激难以打破内卷局面,所以当前政策不会将重点放在大规模需求刺激上。
行政去产能力度减弱:2016 年供给侧改革中,采用了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快速推进去产能,比如设定明确的产能压减指标、对违规产能进行强制关停等,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产能的大幅缩减。当前综合整治内卷则强调 “依法依规” 和 “有序退出”,避免采取 “一刀切” 的运动式去产能方式。这背后考虑到了多方面因素,既要兼顾地方在税收、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利益,毕竟一些地方对相关产业存在较高依赖,又要防止在去产能过程中,将那些具有异质化特点的优质产能误判并淘汰,所以行政去产的力度明显减弱。
重点解决结构性矛盾:2016 年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主要是聚焦于去除过剩的总量产能,通过减少供给来实现行业供需的再平衡。当前综合整治内卷则致力于标本兼治解决结构性矛盾,在 “标” 的层面,通过加强产品质量检测、提高产品质量标准等方式,遏制无序的价格战,防止企业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低价竞争;在 “本” 的层面,着力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比如约束地方政府的违规补贴,同时完善经营主体退出机制,以降低产能退出对地方经济、产业链以及消费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钢铁行业而言,2015 年供给侧改革以 "三去一降一补" 为核心,重点解决产能过剩和 "地条钢" 等问题,通过行政手段淘汰落后产能,目标是实现行业供需再平衡。例如,钢铁行业通过压减粗钢产能 1.45 亿吨以上,行业集中度 CR10 从 2015 年的 34% 提升至 2020 年的 41%。政策驱动下,行业利润率显著改善,钢铁行业 ROA 平均提升 8.8%。当前反内卷政策聚焦 "防止恶性竞争" 和 "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通过市场机制与行业自律实现产能优化。政策工具包括反垄断执法(如电商行业严禁 "二选一")、产能调控(如光伏行业减产 30%)及区域协同治理(破除地方保护)。本轮政策更注重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例如推动钢铁行业电炉炼钢占比从 10% 提升至 20%,并通过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率。
三
反内卷政策黑色板块品种之间的影响:
黑色链条里,从煤焦到钢材均有合理利润,行政化限产难度较大,难以重现 2015 年行政化去产能导致的阶段性供应大量减少。若采用非行政化调控路径,无论是通过市场化竞争实现产能淘汰,还是依赖行业自律机制进行利润结构调节,均需要以企业作为主体去逐步进行,而目前黑色产业也是在逐步按照这个方向改革。
黑色品种中,铁矿供应主要依赖进口,煤焦钢这三个产业来看,焦炭产业集中度最低,而且民营企业占据主导,而焦煤和钢厂在上一轮的供给侧改革中和20年后也在逐步进行兼并重组,头部企业逐渐优势进一步突出。铁合金产业来说硅锰相对产业集中度更低,且整体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产能利用率偏低。因此利润和产业集中度都相对低。

因此,从利润和产业集中度两个角度来看,反内卷政策预期对黑色品种影响程度硅锰>焦炭>硅铁>钢材>焦煤 。
四
总结:
本轮中央反内卷的政策是为了更有利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个宏伟目标,其中聚焦于新能源汽、光伏、储能等。黑色行业已经经历了上一轮供给侧改革,虽然还需要进一步加深产业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格局,但在20年碳中和政策下,黑色落后产能已通过市场化出清机制逐步出清,现存落后产能规模有限,产能利用率较为健康。
而从对行情影响程度来看,分为短期和中长期两个角度,短期来说,随着黑色个品种经历长达半年的下跌行情,中下游库存很低,近期反内卷政策给市场情绪带来好转,同时期货市场止跌反弹后,带动现货产业相关下游补库,因此向焦煤产业出现期现共振的行情,黑色品种出现估值修复的行情,但需警惕目前市场情绪驱动因素显著高于实质基本面改善效应。中长期看,尽管 "反内卷" 政策带来供需结构改善预期,但产业趋势性反转目前仍未看到:一是供应端加速产能出清,二是宏观层面出台具有实际拉动效应的需求刺激政策。因此,后续出台的政策实施力度和效果将决定中长期行情的走势,在后续相关政策未明确落地前,中长期仍应对黑色产业链保持相对偏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