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一
关内产区价格受湖北新豆上市预期压制,维持稳定。当前基层余粮已较少,上货量较少。伴随货源减少,关内大豆价格整体居于高位并保持稳定。然南方持续高温及梅雨天气导致高温高湿,加之暑期临近各类学校食堂关闭,豆制品保质期缩短、需求和加工量大幅减少,抑制了价格上涨动力。
豆二
当前市场缺乏新炒作题材,大豆价格上行主要受两方面利空因素制约。一方面,南美大豆供应充裕,另一方面,美国大豆已进入生长期,市场对天气变化敏感,而中西部产区近期整体天气有利,表现为温暖且伴有降雨。同时,政策方面又为美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大而美法案,禁止使用北美以外原料(如中国废弃食用油)生产的生物燃料申请45Z税收抵免,这提振了美豆需求前景。总体预计震荡偏弱。
豆粕
国际方面,大豆涨幅仍然受限于南美特别是巴西的供应充裕以及美国中西部天气整体良好。未来两周气象预报显示,中西部将迎来温暖并伴随零星降雨,有助于作物进入开花、结荚及灌浆阶段的发展。因此短期内美豆天气炒作的概率不大。国内方面,截至上周末,市场统计国内油厂大豆库存在660万吨左右,豆粕库存在70万吨左右,同比往年虽然不算多,但随着天气进入炎热期,库存压力逐渐显现。催提现象随之而来,部分工厂因胀库被迫停机,对临期或到期合同催提已成家常便饭。
豆油
国际方面,随着本周美国减税法案尘埃落定,针对生物燃料生产商的45Z抵免发放基本明确,预计将令美国生柴利润获得显著提升,利好相应油脂原料投料需求。在较严格的原料来源限制下,美豆油需求有望获得显著增长,将支撑其价格长线走高。国内方面,进入油脂传统消费淡季,终端消费表现较弱,由于油厂开机率高企,豆油供应维持宽松格局,油厂库存持续增加,拖累豆油期现价格,不过目前理论榨利不高,油厂卖压不大。
棕榈油
马来西亚南部棕果厂商公会(SPPOMA)数据显示,6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下降0.65%,其中鲜果串(FFB)单产环比下降0.23%,出油率(OER)环比下降0.08%。根据船运调查机构ITS公布数据显示,马来西亚6月棕榈油出口量为1382460吨,较5月出口的1320914吨增加4.7%。由于马棕6月产量环比预计稍减,出口需求表现尚好,6月马棕库存增速或放缓,给予盘面支撑。另外,印度减税及低库存有望提振其补库,支撑短中期产地棕榈油出口表现。而从中长期来看,巴西及美国的生柴政策有望削减其豆油出口,利好国际豆棕价差反弹及产地棕榈油出口,有利于减缓产地棕榈油的库存压力,亦构成对棕榈油价格的支撑。
菜油
洲际交易所(ICE)油菜籽期货周二反弹,受植物油走强提振。隔夜菜油2509合约收涨0.14%。现阶段加菜籽生长进入“天气主导”阶段。周末期间,加拿大西部部分地区出现降雨,且预计很多地区本周降有大量降雨,缓解前期干旱状况,继续关注后期天气状况。其它方面,MPOB报告前,分析师平均预估马来6月棕榈油库存料降至199万吨,较5月减少0.24%,且国际生柴政策给予棕榈油市场一定的支撑。同时,重点关注美国EPA听证会结果。国内方面,油脂消费淡季,国内植物油供给较为宽松,且菜油油厂库存压力持续偏高,继续牵制市场价格。不过,油厂开机率下滑,菜油产出压力明显减弱。同时,中加经贸关系有望再度转紧,或影响油菜籽对我国的出口。盘面来看,受棕榈油上涨提振,隔夜菜油震荡收涨,短期波动或加剧。
菜粕
芝加哥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周二收跌,因美国作物天气良好强化丰收预期。隔夜菜粕2509合约收跌0.35%。美国农业部(USDA)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称,截至25年7月6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为66%,一如市场预期,前一周为66%,上年同期为68%。现阶段美豆产区天气良好,优良率相对偏高,继续牵制其市场价格。国内方面,随着进口大豆集中到港,油厂开机率明显提升,供应趋于宽松,对粕类市场价格形成压制。菜粕自身而言,水产养殖旺季来临,菜粕饲用需求提升。不过,豆粕替代优势良好,削弱菜粕需求预期。另外,市场等待中美贸易谈判消息,观望氛围较浓。盘面来看,受美豆走低拖累,菜粕震荡收跌,短期或维持震荡。
玉米
芝加哥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周二收跌,因美国作物天气状况良好。隔夜玉米2509合约收涨0.17%。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种植面积报告显示,2025年美玉米种植面积为9520万英亩,较3月预估的9530万英亩略有下滑,但较2024年增长5%。季度谷物库存报告显示,美国2025年6月1日当季玉米库存为46.44亿蒲式耳,接近市场预估,较去年同期下滑7%。种植面积增加且生长初期优良率保持良好,产出前景较好。国际玉米价格优势仍存。国内方面,国内进口玉米拍卖启动后,贸易商挺价心态转弱,陆续开始出售库存,加剧现货压力,深加工企业到货有所增加,企业收购价格陆续下调。同时,小麦饲用替代优势明显,饲料企业逐渐加大小麦采购替代玉米,玉米饲用需求有所下降。盘面来看,近来玉米期价高位震荡回落,总体表现偏弱。
淀粉
隔夜淀粉2509合约收涨0.07%。受玉米淀粉企业生产持续亏损影响下,行业开机率继续处于近年同期低位。在供应压力明显减弱以及玉米价格坚挺支撑下,玉米淀粉现货价格表现相对良好。不过,民用及造纸市场需求欠佳,下游需求逐渐进入传统淡季,下游提货略有放缓,供需表现仍然宽松。截至7月2日,全国玉米淀粉企业淀粉库存总量131.3万吨,较上周增加0.40万吨,周增幅0.31%,月增幅0.31%;年同比增幅22.83%。盘面来看,受玉米回落影响,近日淀粉也总体偏弱震荡,短线参与为主。
生猪
供应端,规模场挺价缩量出栏明显,散户亦有惜售情绪,且出栏均重下降,短期供应偏紧,肥标价差缩小,预计后市出栏节奏或有所恢复。三季度对应母猪产能处于增产周期,中期仍有供应压力。需求端,高温抑制人们采购猪肉意愿,且学校放假,终端走货速度缓慢,屠宰厂开机率回落,不过高于去年同期。总体来说,消费淡季,需求稳中趋弱,养殖端出栏节奏和二育入场情况是影响短期行情的关键因素。短期供应偏紧,导致价格偏强波动,后期出栏节奏若有所恢复,对价格提振作用减弱,上涨步伐将放慢,而且需求淡季以及中期供应压力因素仍将掣肘价格上方空间。
鸡蛋
鸡蛋步入季节性需求淡季,且目前蛋鸡存栏量处于高位,前期补栏的蛋鸡新开产压力较大,鸡蛋供应比较充足。同时,受梅雨季节影响,高温高湿气候下鸡蛋存储成本增加,下游经销商采购谨慎,蛋价持续处于同期偏低水平,养殖端也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不过,价格来到相对低位后,老鸡淘汰进程有所加快,降低存栏预期。盘面来看,受现货继续走低拖累,近月期价再度下探,不过远月合约明显抗跌,可轻仓试多远月。
苹果
新季苹果方面,据Mysteel统计根据套袋量调研数据初步预计全国苹果产量为3736.64万吨,较2024-2025产季增加85.93万吨,增幅2.35%。根据Mysteel数据,截至2025年7月2日,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量为99.31万吨,环比上周减少7.60万吨,淡季走货速度不快,环比上周放缓,同比有所减慢。山东产区库容比为13.98%,较上周减少0.78%,去库速度同比减慢。山东产区目前客商数量不多,客商仍青睐性价比高的货源,整体走货不快。陕西产区库容比为6.43%,较上周减少0.68%,走货较上周表现略慢。陕西产区交易仍集中于陕北地区,其余产区清库。总体来说,夏季消暑水果大量上市,冲击苹果需求,走货速度放缓,现货价格偏弱调整,拖累期价回落,不过当前库存处于五年同期低位,对价格具有较强支撑,仍以震荡走势看待。后续继续关注产量情况。
红枣
随着天气转热,时令鲜果上市,对红枣等滋补类产品形成替代,红枣需求季节性淡季,库存消化缓慢。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数据统计,第27周36家样本点物理库存在10520吨,较上周减少168吨,环比减少1.57%,同比增加71.08%。消费淡季,且陈果库存较高,压制价格偏弱运行。产区正值坐果期,当前枣树长势相对良好,产量难以确定,关注二茬花果情况。
棉花
周二ICE棉花12月合约收跌0.8%,隔夜棉花2509合约收跌0.22%。国际方面,据美国农业部(USDA)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7月6日当周,美国棉花结铃率为14%,上一周为9%,上年同期为18%,五年均值为15%;美国棉花现蕾率为48%,上一周为40%,上年同期为51%,五年均值为49%;美国棉花优良率为52%,前一周为51%,上年同期为45%。近期天气利于作物生长,优良率上升,加之美元走强以及谷物市场走弱,打压美棉回落。美国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且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10%新关税,警惕宏观因素风险。国内方面,纺织行业消费淡季特征显现,企业新增订单表现不佳,整体开机率缓慢下调,企业对原材料的采购谨慎。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监测,截至6月26日当周,主流地区纺企棉花库存折存天数为28.2天。当前纺织企业原料库存维持稳定水平且暂无波动。棉花处于去库存状态,且新疆部分地区有高温天气,棉花遭遇高温热害风险较高,这些因素支持价格偏强波动,只是去库存进程缓慢,拖累价格节奏,故而整体以震荡略偏强走势为主,持续关注天气和宏观因素。
白糖
周二ICE原糖10月合约收跌0.62%。隔夜白糖2509合约收涨0.35%。国际方面,季风雨季来临,亚洲主要产糖国供应前景良好,加上巴西出口量同比增加,供应偏松预期抑制原糖价格。巴西6月出口糖335.9万吨,同比增加5.24%。巴西2025/26榨季截至6月累计出口糖716.82万吨,同比减少9.09%。国内方面,内外价格走势分化,配额外利润窗口打开,进口压力将释放,压制糖价。需求端,夏季消费旺季,食品饮料行业存有备货需求,冷饮等季节性消费回暖,为价格带来一定支撑。6月份广西单月销糖49.53万吨,同比增加7.73万吨。总体来说,近期原糖波动间接影响国内白糖走势,只不过国内需求回升,表现强于外盘。后期供需双强,价格波动加剧。后期关注到港和夏季消费情况。
花生
目前油厂收购基本完结,仅个别油厂零星到货,需求面表现疲软,贸易商择价采购优质货源为主。尽管基层供应基本完结,持货商低价有一定惜售心理,但新季花生丰产预期压制花生行情走势。根据卓创资讯调研显示,初步预估2025产季新花生整体播种面积增加4.01%至457.49万公顷,如后续无极端天气情况,产量正常的情况下单产水平或较去年回升,产量预估约1715.59万吨,同比回升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