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观点:现货交易有所回暖,期货短期偏强
据各方数据统计,新季花生种植面积小幅增加,排除极端天气影响下,新季花生总产量预计维持高位。近期河南产区持续的干旱、高温天气对新季花生生长的影响,对当地单产的担忧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持货方对优质陈米挺价的信心。部分贸易商基于库存消耗及对新季产量不确定性的担忧,对符合规格的冷库精品米逢低补库积极性略有提升,产区询价增多。短期看现货价格维持区间震荡偏概率偏大,远期行情主要关注天气的影响新季花生长势情况以及市场需求是否有明显改观。
策略:期货方面,中短期价格大幅下行概率偏低,或形成底部震荡阶段;此阶段适合构建期货期权备兑策略,10月期货合约多头+卖出虚值3-4档看涨期权。 趋势交易者可构建期货合约多头+买入虚2-3档看跌期权构建保险策略尝试介入。
棕榈油
观点:多空交织,短期棕榈油涨势放缓
产地,7月前15日马棕产量增17%,同期出口降5-22%。美豆6月压榨量1.85709亿蒲,6月生柴D4信用额度提升至6.29亿加仑,5月6.02亿加仑。
国内,豆油现货日成交增加,棕榈油成交惨淡。豆油累库至105万吨,棕榈油库存重返55万吨。
策略,美豆新作生长优良率较高,不过6月大豆压榨量高于预期且生柴D4信用额度提升,受CBOT豆油走升带动隔夜CBOT大豆再次在1000关口获得支撑。6月马棕产量逆趋势下滑,月末继续小幅累库;7月前半月马棕产量重返增势且出口转降;不过6月印度棕榈油进口量继续大增。
操作上,美生柴利好、印度进口大增与马棕增产降出口相互交织,短期内外棕榈油涨势放缓,低位多单继续持有,继续跟踪中长线单边逢低机会。
鸡蛋
观点:高存栏背景下,需求边际改善
随着梅雨季接近尾声,鸡蛋存储条件改善,蛋商采购意愿有所回升,销区走货速度加快且成交量增加,反映需求边际改善。传统7-8月鸡蛋现货出现上涨,主要受梅雨季淘鸡加速、中秋节备货及高温产蛋率下降驱动。但今年中秋节临近十一备货为时尚早,行业亏损程度有限导致产能去化不足,预计今年季节性反弹时间或延后、幅度将受限。
当前近月合约升水幅度处于历史高位,近端面临较大现货抛压,远端随着产能去化预期加强将逐步好转。在养殖利润亏损导致产能出清之前,鸡蛋期货近弱远强格局有望延续。
策略:短线近月合约构建牛市价差,套利以反套为主。
生猪
观点:政策引导降重去产能,头部企业积极响应
2025上半年上市猪企在规模扩张中呈现明显分化,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与成本优势巩固地位,部分企业通过激进扩张或区域深耕寻求突破,价格下行压力下,降本增效与精细化运营成为行业生存关键。2025年上半年,牧原股份以3839.40万头稳居第一,同比增长18.54%,占TOP20上市猪企出栏总量的40.5%。2025年6月牧原销售商品猪701.9万头,其中淘汰母猪25万头,销售育肥猪676.9万头,销售均重127.83公斤,较5月底降重7公斤左右。牧原作为行业龙头,认真执行发改委调控政策,一方面均重持续下降,另一方面主动调减能繁母猪,为行业降重去产能做出表率。
今年政府对引导物价合理回升极为重视,5月下旬已启动生猪行业降重去产能,在头部企业的积极响应下,政策的调控效果逐步显现。但近期高温抑制居民猪肉消费,多处工地停工导致集中采购锐减,需求季节性淡季凸显。
策略:操作上暂观望。
棉花
观点:美棉震荡运行,郑棉维持强势
国外,7月美棉USDA报告中性偏空,近期美棉产区天气良好,截至7月13日美棉优良率为54%,高于上周及去年,对美棉形成打压;不过受美元指数小幅走高,美国谷物震荡偏强等多空交织影响,美棉震荡运行。
国内供应端,当前棉花商业库存持续消耗,且进口棉花偏少,下游需求处于淡季,基本面显示为供减需弱。另外当前新疆新季棉花处于开花盛期,土壤墒情尚可,近期产区高温有所缓解。中国棉花协会调查结果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国棉花长势较好的占44.1%,同比低22.2个百分点;与去年相当的占42.6%,同比高23.4个百分点,整体长势与去年持平。
策略:多空交织,美棉震荡运行;国内棉花进口偏少,商业库存持续消耗,导致去库速度偏快,支撑盘面震荡偏强;不过下游需求仍显偏弱,叠加新季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另外新疆高温有所缓解,将限制郑棉上涨幅度。
玉米
观点:拍卖持续,玉米再次走低
国内方面,目前小麦收获基本结束,多地储备库入市收购,对麦价形成支撑;玉米处于青黄不接阶段,近期进口玉米拍卖持续进行,山东加工企业门前到车辆小幅减少,短期玉米现货止跌。
需求方面,当前饲企库存相对充裕,养殖需求进入淡季抑制补库,饲企随用随补;同时玉米加工将进入淡季,加工利润保持较低水平。
策略:储备入市收购支撑麦价坚挺,不过进口玉米拍卖持续,玉米上量小幅减少支撑现货,不过悲观情绪拖累盘面继续走低;中长期来看,随着粮源逐步向渠道转移,渠道商挺价惜售、港口库存持续消耗、进口玉米保持偏少、及下游需求恢复,三季度供需缺口仍存,不过四季度供应压力仍大,玉米价格或先涨后跌。
豆粕
观点:印尼采购传闻利多美豆需求,美豆及连粕均走高
成本端,7月美豆供需报告中性偏空,近期美豆产区天气继续表现良好,截至7月13日大豆优良率增加至70%,超出市场预期且为近年同期最高水平;另外6月美豆压榨1.85709亿蒲,基本符合预期但低于去年;不过传闻印尼承诺购买45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利好美豆需求,支撑美豆大幅反弹。
国内,近期大豆到港充足,油厂开机率回升至正常水平,豆粕现货供应宽松,同时近期下游补库减弱,豆粕现货承压;另外油厂大豆及豆粕进入累库周期,大豆及豆粕库存持续增加。
策略:印尼采购传闻利多美豆需求;国内5-7月大豆供应充足,油厂开机升至同期高位,豆粕现货供应整体宽松,而当前下游补库减弱,现货维持震荡;中长期来看,美豆种植面积减幅确定,后续市场将聚焦天气炒作情况,且中美关税将继续发酵,暂时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