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失去商品大盘上涨的支撑,棉价大幅回落
隔日外盘,ICE美棉主力合约下跌0.24%。夜盘郑棉2509合约下跌0.15%。2024/25年度印度自巴西进口棉花的数量和价值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九倍。同期自美国进口的棉花量亦翻了一番,因进口量激增至历史最高水平以满足国内需求,尤其是对超长绒棉品种的需求。国内,此前受反内卷等宏观政策影响,商品普涨,棉花因此站上1.4关口。但下游纺织淡季效应仍存,开机率继续下滑,纺织亏损较大,纱线坯布库存迅速积累,难以长期支撑该价格。利空发酵,棉花大幅回落。
白糖:新季丰产预期反复施压,国际糖价大跌
隔日外盘,原糖主力10合约下跌0.60%,白砂糖10主力合约下跌0.91%。夜盘郑糖2509主力合约上涨0.14%。7月30日(周三),咨询公司 StoneX 称,西中南部主产区2025/26榨季的糖产量目前预计将达到4,016万吨,原因是6月份的大雨破坏了甘蔗压榨量和作物品质。国内,旧季产量同比锐增,供应充沛。下游处于传统消费旺季,旺季消费预期较好,糖企销售压力不大,现货坚挺。糖浆进口被禁后对国内白糖需求大幅增加。
玉米与淀粉:期价震荡偏强运行
玉米现货延续强势,华北产区继续多有上涨,东北产区与北方港口多持稳,期价震荡偏强,多数合约小幅收涨。对于玉米而言,在期价反弹修复基差之后,市场进入多空博弈期,空方基于仓单现实压力,及其小麦饲用替代、早熟玉米入市及其后期进口到港,结合新作贴水的背景,认为只要压缩库存能坚持新作集中上市,现货就易跌难涨;多方更多基于产区余粮,考虑到仍有两个月时间的消耗期,继而认为年度产需缺口依然存在,后期现货仍有望上涨,甚至市场对新作年度的供需预期也可以随之改变。由此可以看出,市场进入相互煎熬的阶段,接下来重点留意北方港口集港量与华北深加工企业门前到车量及其对应的现货走势,我们基于玉米供需平衡表预估(详见P13)及其目前的产销区与华北-东北玉米价差,倾向于现货崩盘概率不大,市场持续压缩库存可能存在较大风险。综上所述,我们维持谨慎看多观点,建议投资者持有前期多单。
淀粉现货多有上涨,各地报价上调10-100元不等,淀粉期价跟随玉米偏强震荡,淀粉-玉米价差变动不大。对于淀粉而言,近期淀粉-玉米价差略有走扩,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蛋白粕回落使得市场担心后期副产品随之回落,其二是行业开机率下滑带动行业库存继续下降。上述两方面原因加上对原料成本端的乐观,我们倾向于淀粉-玉米价差有望触底回升,故建议投资者持有前期单边多单,并持有淀粉-玉米价差走扩组合。
畜禽养殖:期价偏弱震荡
生猪现货涨跌互现,钢联数据显示,全国均价上涨0.02元至13.97元/斤,生猪期价偏弱震荡,多数合约小幅收跌。对于生猪而言,从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来看,二季度末生猪存栏环比与同比增加2%左右,由于二季度生猪屠宰量高于去年同期,这意味着下半年生猪出栏将高于去年同期,但略低于其他年份,考虑到目前猪价显著低于去年下半年同期的15-21元水平,当前供需矛盾并不突出,变数更多在于后期出栏体重。从环比角度看,由于去年10月仔猪价格上涨带来能繁母猪配种增加,结合农业农村部生猪存栏数据来看,8月之后生猪出栏量有望环比回升,这有望抑制生猪现货价格,但由于二季度生猪出栏量同比增加,且生猪出栏体重环比下降,提前释放部分供应压力,这意味着生猪现货下方空间亦有限,我们倾向于现货维持在自繁自养成本线附近运行的可能性较大。近期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宣布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这引发市场对远期供需改善的预期,远月期价大幅上涨,而近月合约由于供需大致确定,且期价升水现货,抑制了上方空间。我们维持谨慎看多观点,建议谨慎投资者观望为宜,激进投资者可参与反套操作。
鸡蛋现货大多持稳,主产区均价持平在3.22元/斤,主销区均价持平在3.43元/斤,鸡蛋期价偏弱震荡,多数合约小幅收跌。分析市场可以看出,由于蛋鸡养殖年后以来持续亏损,特别是5月以来亏损加剧,带动蛋鸡淘汰量同比大幅增加,淘汰日龄持续下滑,这表明养殖户加速产能去化,从国家畜牧总站5月数据可以看出,蛋鸡存栏已经低于去年同期。再加上季节性淡季临近尾声,结合往年旺季现货涨幅来看,不宜过分看空鸡蛋期现货。近期现货大幅反弹,表明已经进入季节性上涨阶段,但期价表现相对弱势,带动基差显著走强,可以理解为市场担心后期现货旺季涨幅能否覆盖期价升水,背后是对蛋鸡淘汰力度能否改变鸡蛋供需格局存在疑问,这在当前阶段确实难以判断,仍有待后期现货验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维持谨慎看多观点,建议谨慎投资者观望,激进投资者可考虑入场试多。
蛋白粕: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大豆供应有短缺预期
昨日外盘美豆下跌1.34%,国内夜盘豆二下跌0.14%,豆粕收盘价不变;菜籽上涨0.23%,菜粕上涨0.48%。据钢联最新数据,截止第30周,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库存上升,豆粕库存上升,未执行合同下降。其中大豆库存645.59万吨,环比增幅0.52%,同比减幅0.17%;豆粕库存104.31万吨,环比增幅4.48%,同比减幅22.50%;豆粕表观消费量为170.19万吨,环比减幅0.42%,同比增幅15.6%。商务部谈判代表李成钢表示,中美双方将继续推动美方已暂停的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预计延长3个月,国内10-12月大豆供应缺口预期仍存,期价反弹。
油脂类:国内棕榈油库存同环比均增
昨日夜盘豆油下跌0.12%,菜油上涨0.08%,棕榈油下跌0.47%。据钢联最新数据,截至7月25日,全国重点地区三大油脂商业库存总量为236.18万吨,较上周增加0.16万吨,涨幅0.07%;同比去年同期上涨34.49万吨,涨幅17.10%。其中豆油同环比均去化,棕油同环比均增,菜油环比去化、同比增幅缩窄。上周四印度植物油生产商协会与印尼棕榈油协会签订为期三年的协议,深化经济联系,确保粮食安全,棕榈油作为两国食用油贸易支柱,或从中受益。SPPOMA公布7月前25日马棕油产量环比增加5.52%,ITS公布7月前25日马棕油出口环比减少9.2%,需求减少的同时产量复苏,推动期价下跌。市场预计三季度产量增长,叠加当前需求趋势,7月马棕油库存或累积至21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