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粕】
在中美贸易关税不明朗的状态下,美新作大豆暂时难以进入国内,美豆保持低位,国内豆粕持续震荡。巴西豆升贴水上涨,国内四季度采购节奏偏慢。油厂压榨率稳定,豆粕库存持续增加,已至年内高位。目前美豆优良率依旧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天气上未来两周,美豆主产区降雨略高于常值,温度上也略高于常值,但总体正常。目前留给天气交易的时间窗口逐渐缩小,美豆或有早期丰产预期。在关税问题解决前,豆粕行情先以震荡对待,暂无趋势性交易机会。北京时间本周二凌晨USDA将发布8月供需报告。
【豆油/棕榈油】
海外市场美豆油下跌,短期国内豆棕油需谨慎波动放大的风险。现阶段市场再度谈论美国生物质柴油政策,预期可再生燃料识别码和小型炼厂豁免政策存在变动,短期需要等待美国生物质柴油政策的指引。目前国外豆油和国内豆油价差向平水靠拢,价差在不断地修复,短期要注意在美国生物柴油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价格波动风险容易放大,之前的趋势上行转为震荡态势概率大,预计需要关注政策的指引。由于美国和印尼生柴的长期发展趋势仍存在,因此对豆油棕榈油维持逢低多配的思路。棕榈油中期面临四季度的减产周期,关税矛盾下远期豆油供应端存在不确定性风险,而季节性四季度豆油一般处于需求旺季,要谨慎中期市场情绪对预期的发酵,后续需要把波动空间放大。
【菜粕/菜油】
本周13日凌晨美国农业部即将公布供需报告最新预估,因中美大豆关税仍未改变,美豆存在需求继续下调的预期,报告在即关注数据指引。加拿大菜籽产区天气良好,产量风险较小。中加经贸谈判持续未释放新信号,菜系进口保持谨慎状态,国内菜系下游延续缓慢降库存,价格存在支撑但需求预期进而或下调。综合来看,国内菜系短期或震荡偏弱。
【豆一】
上周五国产大豆竞价拍卖3.2万吨,底价4200元/吨,全部流拍。豆一价格在低位波动反复,豆一和豆二价差持续缩小,离一季度的低点较为接近,显示利空释放相对充分。不过后续面临收获期,价格上行也有阻力。目前黑龙江和内蒙古大豆处于结荚的时段,短期东北产区天气总体利于大豆生长。进口大豆方面海外目前丰产预期大,不过盘面也在不断交易利空,绝对价格不高,中期角度国内市场对远期大豆供应预期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后续继续关注国产大豆产区天气情况以及政策指引。
【玉米】
大连玉米期货继续偏弱运行。上周五中储粮继续进口玉米拍卖活动,共计19.93万吨,其中占比大的美玉米成交率仅为13%。7月以来,中储粮总共进行了12次进口玉米拍卖,共计约288.74万吨,成交率却一路走低,实际总成交117.04万吨,仅成交40%,整体市场氛围较弱。国内玉米在没有政策引导的前提下,在美玉米价格下行背景下,或将继续底部偏弱运行。
【生猪】
周末生猪现货价格小幅反弹,基本面方面,涌益数据显示规模企业8月计划出栏量环比增加6.6%,出栏增加可观。钢联数据显示7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持平前月,卓创数据显示7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小幅下降,涌益7月环比增加。7月产能数据各家参差不一。由于此前能繁母猪存栏及新生仔猪数量持续增加,四季度生猪出栏量将继续增加,生猪期价近月预期仍不乐观。远月端持续关注产能去化逻辑兑现程度。
【鸡蛋】
上周鸡蛋期货增仓下跌,部分远月合约继续挤出高升水。鸡蛋现货价格周末稳定,部分小幅反弹。接下来现货方面需要关注两点,一是中秋和国庆旺季备货需求还没显现,另一因素是冷库蛋的出库对现货的影响。远期的关注因素是蛋价仍需通过继续下跌来完成深度去产能。总体来看,明年上半年的价格更有支撑,而今年下半年的淡季合约会相对偏弱,盘面反套思路。
【棉花】
上周美棉震荡偏弱,关注即将公布的月度供需报告,美棉天气总体偏理想,预计美棉产量或总体持稳;巴西收获仍然同比偏慢,截止8月2日当周,巴西(98%)棉花总的收割进度为29.7%,环比增加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慢8%,主要是马托格罗索州在种植阶段受雨水影响拖累种植进度,因此收获滞后。国内现货成交一般,供应端现货基差暂坚挺;7月国内商业库存消化表现尚可,7月下半月情况有所好转,截至7月底,商业库存为218.98万吨,环比减少64万吨,同比减少58.8万吨。其中新疆疆内棉花库存为119.83万吨,环比减少52.74万吨,低于去年同期35.65万吨,未来库存偏紧的预期或再度引发市场关注。下游开机总体持稳,成品库存暂停累库,新年度仍有较强的增产预期。操作上暂时观望。
【白糖】
上周美糖震荡。巴西产量预期偏空,美糖上方仍面临一定压力。国内方面,今年食糖和糖浆进口量偏低,国产糖的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速度较快,库存压力较轻。产量预期方面,25/26榨季广西食糖产量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关注后续天气情况和甘蔗长势。综合来看,美糖趋势依然向下,国内利多不足,预计糖价维持震荡。
【苹果】
期价上行。新季早熟苹果开始陆续供应市场,价格高开低走,关注后期早熟苹果价格变化。从盘面来看,市场的交易重心转向新季度的估产。今年西部产区受到寒潮和花期大风的影响,不过寒潮过程中低温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主要增加了果锈的风险。另一方面,今年产区整体花量较足,产量预估仍有分歧,操作上暂时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