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观点:现货整体平稳,期货偏弱下行
据各方数据统计,新季花生种植面积小幅增加,排除极端天气影响下,新季花生总产量预计维持高位。本周新季花生上市供应量将继续增加,短期看现货价格维持震荡偏弱概率较大,远期行情主要关注天气影响新季花生长势情况以及市场需求是否有明显改观。
策略:期货方面,花生加权指数区间震荡已接近一年,面对花生种植面积近两年持续增长,需求端未见明显变化下,行情缺乏炒作动力。近期花生期货加速下行,恐慌情绪有所加剧。不排除期货价格在十一中秋旺季到来之前跌出一定幅度,形成底部震荡,后期价格逐步回归的情况发生。综合考虑,现阶段观望为主,等待价格触底企稳。
棕榈油
观点:印尼行业监管趋严,内外棕榈油重心继续大幅上移
产地,8月初马棕产量降17.27%,出口增17-24%;9月毛棕参考价4053.43令吉/吨。7月美豆压榨1.95699亿蒲。
国内,近期豆油现货成交较好,棕榈油刚需采购。豆油累库至114万吨;上周累计新增9条买船,棕榈油库存55-56万吨。
策略,天气适宜,USDA8月报告如期上调美豆单产,不过收获面积下修抵消单产上调影响,新季美豆产量及期末库存均下调,且7月美豆压榨量高于预期和上月,CBOT大豆重返1000-1050区间。7月马棕库存增幅不及预期,8月产量下滑、出口增加,供需形势整体好转;印尼多次重申2026年实施B50,但市场对此存疑;印尼政府已没收310万公顷的非法棕榈油种植园,行业监管趋严继续制约印尼棕榈油产量增长;产地供需及政策均有支撑,BMD毛棕站上4400关口。中国对进口加拿大油菜籽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定落地,认定存在反倾销,市场担忧未来加油菜籽出口,ICE菜籽价格下跌。
操作上,市场消化中国对进口加拿大油菜籽反倾销调查裁定落地的影响,菜油先扬后抑;产地供需及政策均有支撑,棕榈油破位上行,前期低位多单继续持有;“反向出口”交易叠加棕榈油强势带动,豆油重心继续上抬。谨慎追高,以逢低做多为主。
鸡蛋
观点:高存栏背景下,旺季可能难旺
近期贸易商怕跌心理严重,拿货谨慎,按需采购,产区整体走货略慢。目前,大码蛋与小码蛋的价差拉大,同时淘汰鸡价格相对蛋价异常坚挺,说明新增多、淘汰少,其结果可能抑制传统消费旺季的价格弹性。
传统7-8月鸡蛋现货出现上涨,主要受梅雨季淘鸡加速、高温导致产蛋率下降、中秋节前备货的驱动。但今年产能去化力度明显不足,中秋备货为时尚早,高温掉蛋率也越来越小,旺季反弹动力明显受限。
策略:7月初期货盘面高升水刺激期现套利抛压,促使期货快速下跌修复基差。在高存栏背景下,近端面临较大供给压力,远端随着产能去化预期加强将逐步好转。在养殖利润亏损导致产能出清之前,鸡蛋期货近弱远强格局有望延续。
生猪
观点:政策层态度坚定,猪价稳定运行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管理指引》,对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提出明确要求,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该新规实施后,将显著降低跨区域疫病传播风险,短期调运限制可能加剧产区与销区价差,调运时间和成本或将增加,以投机性二次育肥为主的养殖户将遭遇严格监管约束。在政策精准引导下,有望促进生猪市场稳定运行,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策略:猪肉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显著,政策层坚定维稳猪价,头部企业认真执行降重去产能,为产业均衡发展提供支撑。在政策定力与企业行动高度协同下,预计下半年的市场路径可能与2023年类似,猪价将在温和上涨的情况下体重出现明显下降。生猪期货主力合约动态构建看涨牛市价差。
棉花
观点:美棉震荡偏弱,郑棉高位震荡
国外,8月USDA报告的短期利多基本被市场消化,美棉短期调整。上周美棉出口净销售24.3万包环比提升,叠加美元指数短期走弱,对美棉提供支撑;不过美原油表现偏弱,多空交织,美棉震荡运行。
国内供应端,当前棉花商业库存持续消耗,且进口棉花偏少,下游需求处于淡季,纱厂开工走低,出口有限使成品库存不断累积,且中美关税措施展期不利于下游棉纺出口。
策略:多空交织,美棉震荡运行;国内棉花库存仍在持续消耗,对棉价提供支撑;当前下游需求整体表现偏弱,等待“金九银十”的需求旺季来临;另外新季棉花生长状况良好且上市逐渐临近,关注新棉供需变化。短期郑棉仍将高位震荡。
玉米
观点:美玉米暂时企稳,国内玉米弱势运行
国外方面,市场继续消化USDA报告的超预期利空,不过上周美玉米出口净销售196万吨表现强劲,支撑暂时企稳。
国内方面,小麦收购继续扩大,对麦价形成支撑;玉米处于青黄不接阶段,近期进口玉米拍卖持续进行,但成交率逐渐萎缩,山东加工企业门前到车辆一般,东北贸易商加速出货,短期玉米现货震荡偏弱。
需求方面,当前饲企库存相对充裕,养殖需求进入淡季抑制补库,饲企随用随补;同时玉米加工进入淡季,加工利润持续亏损,加工企业亦随用随补。
策略:出口旺盛支撑美玉米继续反弹;国内储备收购扩大支撑麦价坚挺,短期玉米上量稳定,进口玉米拍卖继续,市场看空情绪仍存,短期玉米仍表现偏弱;中长期来看,随着新季玉米收获临近,贸易商抛压逐渐加大,叠加新季玉米产情尚可,玉米整体将弱势运行。
豆粕
观点:美豆压榨旺盛支持盘面,连粕短期仍显偏强
成本端,8月USDA报告超预期利多的短期影响基本被盘面消化,上周美豆出口净销售75.54万吨符合预期,NOPA显示7月美豆压榨1.95699亿蒲高于预期,且继续为历史同期最高,支撑美豆再次走高。
国内,近期大豆到港充足,7月进口大豆1166.6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短期国内大豆供应充足,油厂开机率回升至正常水平,同时近期下游补库减弱,豆粕现货供需宽松;油厂大豆及豆粕进入累库周期,短期大豆库存增加、豆粕库存微降。不过中美关税展期带来关税溢价,支撑连粕进口成本。
策略:当前豆粕市场交易逻辑为弱现实与强预期,其中二三季度国内进口大豆大量到港保证豆粕供应充足,但中美关税存在导致四季度豆粕存在供需缺口预期,同时美豆减产预期及压榨需求旺盛强化进口成本上涨预期。短期来看,豆粕将延续强势;中长期来看,美豆与连粕或将出现先强后弱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