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豆油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9 09:06:23 股吧网页版
农产品 | 新花生上量将陆续增加 期货偏弱下行
来源:正信期货

  花生

  观点:新花生上量将陆续增加,期货偏弱下行

  据各方数据统计,新季花生种植面积小幅增加,前期由于干旱河南部分产区单产有所影响,但预估总供应量较去年持平或微幅增加。本周新季花生上市供应量将继续增加,短期看现货价格维持震荡偏弱概率较大,远期行情主要关注天气影响新季花生长势情况以及市场需求是否有明显改观。

  策略:期货方面,花生加权指数区间震荡已接近一年,面对花生种植面积近两年持续增长,需求端未见明显变化下,行情缺乏炒作动力。近期花生期货加速下行,恐慌情绪有所加剧。现阶段观望为主,等待价格触底企稳。

  棕榈油

  观点:产地政策及出口支撑,内外棕榈油继续强势上涨

  产地,SPPOMA8月前15日马棕产量转微增0.88%,同期ITS、SGS、AmSpec出口分别增16.5%、34.5%和21.3%。7月美豆压榨1.95699亿蒲。

  国内,7月进口棕榈油18万吨,1-7月累计进口125万吨,同比降19.4%;7月进口菜油13万吨,1-7月累计进口131万吨,同比增24.8%;7月进口豆油6万吨,同比及环比均大增。豆油现货日成交略降,棕榈油刚需采购。豆油稳定在114万吨左右;本周新增11月期买船1条,棕榈油库存55-56万吨。

  策略,美豆优良率维持高位,不过总产量及期末库存下调且7月美豆压榨量创历年同期最高,CBOT大豆重返1000-1050区间。7月马棕库存增幅不及预期,8月前半月产量转微增、出口增加,供需形势整体好转;印尼政府已没收390万公顷非法棕榈油种植园中的310万公顷的,行业监管趋严继续制约印尼棕榈油产量增长;产地供需及政策均有支撑,BMD毛棕继续向上突破4500整数关口。中国对进口加拿大油菜籽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定落地,认定存在反倾销,8月前10日加拿大油菜籽出口同比大幅下滑33.6%,ICE菜籽价格下跌。

  操作上,产地供需及政策均有支撑,棕榈油破位上行,主力1月上破9600关口;“反向出口”交易降温不过棕榈油强势带动,豆油延续偏强走势。棕榈油低位多单继续持有,油脂整体仍以逢低做多为主。

  鸡蛋

  观点:高存栏背景下,旺季可能难旺

  目前,大码蛋与小码蛋的价差持续处于高位。今年5月份之前的订苗量非常大,尤其在2、3月份鸡苗是一鸡难求,这是导致大小码蛋价差扩大的原因。同时淘汰鸡价格相对蛋价异常坚挺,说明新增多、淘汰少,其结果可能抑制传统消费旺季的价格弹性。

  传统7-8月鸡蛋现货出现上涨,主要受梅雨季淘鸡加速、高温导致产蛋率下降、中秋节前备货的驱动。但今年产能去化力度明显不足,中秋备货为时尚早,高温掉蛋率也越来越小,旺季反弹动力明显受限。

  策略:7月初期货盘面高升水刺激期现套利抛压,促使期货快速下跌修复基差。在高存栏背景下,近端面临较大供给压力,远端随着产能去化预期加强将逐步好转。在养殖利润亏损导致产能出清之前,鸡蛋期货近弱远强格局有望延续。

  生猪

  观点:政策层态度坚定,猪价稳定运行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管理指引》,对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提出明确要求,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该新规实施后,将显著降低跨区域疫病传播风险,短期调运限制可能加剧产区与销区价差,调运时间和成本或将增加,以投机性二次育肥为主的养殖户将遭遇严格监管约束。由此看来,政策层调控态度坚决,举措更为务实,有望促进生猪市场稳定运行,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策略:猪肉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显著,政策层坚定维稳猪价,头部企业认真执行降重去产能,为产业均衡发展提供支撑。在政策定力与企业行动高度协同下,预计下半年的市场路径可能与2023年类似,猪价将在温和上涨的情况下体重出现明显下降。生猪期货主力合约动态构建看涨牛市价差。

  棉花

  观点美棉短时止跌,郑棉震荡运行

  国外,8月USDA报告的短期利多基本被市场消化,美棉短期调整。上周美棉出口净销售24.3万包环比提升,截至8月17日美棉优良率上升至55%表现良好,不过受美原油止跌及美国谷物企稳支撑,美棉短时止跌。

  国内供应端,当前棉花商业库存持续消耗,且进口棉花偏少,下游需求处于淡季,纱厂开工走低,出口有限使成品库存不断累积,且中美关税措施展期不利于下游棉纺出口。

  策略:多空交织,美棉短时止跌;国内棉花库存仍在持续消耗,对棉价提供支撑;当前下游需求整体表现偏弱,等待“金九银十”的需求旺季来临;另外新季棉花生长状况良好且上市逐渐临近,关注新棉供需变化。短期郑棉仍将高位震荡。

  玉米

  观点美玉米暂时企稳,国内玉米弱势运行

  国外方面,市场继续消化USDA报告的超预期利空,不过上周美玉米出口净销售196万吨表现强劲,支撑暂时企稳。

  国内方面,小麦收购继续扩大,对麦价形成支撑;玉米处于青黄不接阶段,近期进口玉米拍卖持续进行,但成交率逐渐萎缩,山东加工企业门前到车辆一般,东北贸易商加速出货,短期玉米现货震荡偏弱。

  需求方面,当前饲企库存相对充裕,养殖需求进入淡季抑制补库,饲企随用随补;同时玉米加工进入淡季,加工利润持续亏损,加工企业亦随用随补。

  策略:出口旺盛支撑美玉米继续反弹;国内储备收购扩大支撑麦价坚挺,短期玉米上量稳定,进口玉米拍卖继续,市场看空情绪仍存,短期玉米仍表现偏弱;中长期来看,随着新季玉米收获临近,贸易商抛压逐渐加大,叠加新季玉米产情尚可,玉米整体将弱势运行。

  豆粕

  美豆震荡运行,连粕走势偏强

  成本端,8月USDA报告超预期利多的短期影响基本被盘面消化,上周美豆出口净销售75.54万吨符合预期,NOPA显示7月美豆压榨1.95699亿蒲高于预期,且继续为历史同期最高;不过截至8月17日美豆优良率录得68%高于预期。多空交织,美豆震荡运行。

  国内,近期大豆到港充足,7月进口大豆1166.6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短期国内大豆供应充足,油厂开机率回升至正常水平,同时近期下游补库减弱,豆粕现货供需宽松;油厂大豆及豆粕进入累库周期,短期大豆库存增加、豆粕库存微降。不过中美关税展期带来关税溢价,支撑连粕进口成本。

  策略:当前豆粕市场交易逻辑为弱现实与强预期,其中二三季度国内进口大豆大量到港保证豆粕供应充足,但中美关税存在导致四季度豆粕存在供需缺口预期,同时美豆减产预期及压榨需求旺盛强化进口成本上涨预期。短期来看,豆粕将延续强势;中长期来看,美豆与连粕或将出现先强后弱走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