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豆油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1 08:47:10 股吧网页版
农产品 | 鸡蛋:高存栏背景下 需求拉动有限
来源:正信期货

  ▼花生

  观点:新花生价格偏稳,期货震荡为主

  产区天气变化将直接影响晾晒进度及供给量,近期湖北、河南、河北等主产区降雨仍偏多,预计新花生供给难以集中放量增加。中秋国庆双节将至,需关注大型食品厂及油厂的采购动向及动力。短期市场在供应阶段性趋紧及成本支撑下,现货价格或小幅度反弹,以区间震荡为主;中长期行情主要关注天气影响新季花生收货情况以及市场需求是否有明显改观。

  策略:期货方面,花生加权指数区间震荡已接近一年,面对花生种植面积近两年持续增长,需求端未见明显变化下,行情大幅反弹缺乏动力。近期花生期货加速下行,恐慌情绪有所加剧后,价格震荡企稳。期货价格在十一中秋旺季到来之前整体反弹幅度或有限,现阶段以偏震荡思路对待。

  ▼棕榈油

  观点:今日CBOT及BMD均休市,油脂跌势或放缓

  产地,8月马棕出口增10%,前25日产量降1.2%。印尼9月毛棕参考价954.71美元/吨。

  国内,价格回落,下游补货,豆棕油现货日成交均增。豆油累库至119万吨;上周仅增1条11月期棕榈油买船,库存降至53万吨。

  策略,美豆优良率较高,且市场等待新的生柴政策,CBOT豆油回落;不过受干旱影响区域扩大,CBOT大豆围绕1050运行。8月马棕产量转降、出口增加,预计累库节奏放缓;6月印尼棕榈油库存降至250万吨低位且9月毛棕参考价有8月的910.91美元/吨上调至954.71美元/吨。东南亚供需仍有支撑,不过持续交易后动能减弱且近期无明显利多,短线内外油脂回调。棕榈油前期低位多单继续谨慎持有;新单等待回调企稳后的逢低机会。

  ▼棉花

  观点:美棉震荡走低,郑棉冲高回落

  国外,近期美棉产区高温少雨,截至26日美棉产区干旱比例升至30%;上周美棉出口净销售17.9万包环比增加,叠加印度延长棉花进口关税豁免,利好美棉出口。另外外围美原油小幅走低,美国谷物略显偏强。多空交织,美棉震荡走低。

  国内供应端,当前棉花商业库存持续消耗,且进口棉花偏少,下游需求处于淡季,纱厂开工走低,出口有限使成品库存不断累积,且中美关税措施展期不利于下游棉纺出口。另外发改委公布2025年滑准税配额20万吨,符合预期。

  策略:多空交织,美棉低位震荡;国内棉花库存仍在持续消耗,对棉价提供支撑;当前下游需求整体表现偏弱,等待“金九银十”的需求旺季来临;另外新季棉花生长状况良好且上市逐渐临近,未来郑棉压力仍存。短期郑棉冲高回落。

  ▼玉米

  观点:美玉米震荡走高,国内玉米短时偏强

  国外方面,近期美玉米产区低温少雨,截至8月26日干旱面积保持在5%;上周美玉米出口净销售207万吨符合预期,支撑美玉米表现偏强。

  国内方面,小麦收购延续,对麦价形成支撑;玉米处于青黄不接阶段,近期进口玉米拍卖持续进行,但成交率逐渐萎缩;部分地区春玉米逐步上市,开秤价较低但近期有所提价;山东加工企业门前到车辆减少,北港库存加速去化,短期玉米现货小涨。

  需求方面,当前饲企库存相对充裕,养殖需求进入淡季抑制补库,饲企随用随补;同时玉米加工进入淡季,加工利润持续亏损,加工企业亦随用随补。

  策略:出口需求支撑,美玉米震荡走高;国内储备收购扩大支撑麦价坚挺,短期玉米上量增加,同时进口玉米拍卖继续,市场看空情绪仍存;而部分春玉米上市,开秤价格较低但近期提价,叠加港口玉米现货微涨,支撑短期玉米盘面企稳;中长期来看,新季玉米产情尚可,丰产预期仍存;叠加随着新季玉米收获临近,贸易商抛压逐渐加大,中期玉米仍将弱势运行。

  ▼豆粕

  观点:中美谈判未提及美豆采购,短期豆粕将表现偏强

  成本端,近期美豆产区气温偏低,降雨有限,截至26日美豆干旱区域扩大至11%,与去年持平;不过截至24日美豆优良率录得69%,高于预期及去年。上周美豆出口净销售118万吨高于预期,另外中美会谈暂未提及采购美豆,对盘面存在压制。多空交织,美豆震荡偏弱。

  国内,近期大豆到港充足支撑国内大豆供应,油厂开机率保持高水平,同时近期下游补库一般,豆粕现货供需宽松;油厂大豆及豆粕进入累库周期,短期大豆及豆粕库存增加。

  策略:当前豆粕市场现货端供需宽松,期货端受中美关税谈判主导。其中三四季度国内进口大豆大量到港保证豆粕供应充足,但中美关税存在导致明年一季度豆粕存在供需缺口预期,同时美豆减产预期及压榨需求旺盛强化进口成本上涨预期。中美新一轮谈判未提及美豆采购情况,短期豆粕将表现偏强。

  ▼鸡蛋

  观点:高存栏背景下,需求拉动有限

  供给方面,目前淘鸡日龄已经下降至500天左右,但距离上几轮深度去化的低点仍有距离,在淘鸡日龄将至450天之前,产能很难降下去,而且随着可淘老鸡的下降,淘鸡日龄下降的难道更大。9月全国降温,产蛋率会明显上升,9月开产的是5月份的鸡苗,新增产能只增不减。通常9月最旺季的平均时间是20天左右,所以此时也是淘鸡和出冷库的最佳时机。

  需求方面,近期学校开学带动食堂采购增量,学校周采购量明显,但家庭消费受蔬菜低价替代影响有所减弱。受经济下行和政策调控的影响,餐饮业鸡蛋需求量萎缩,食品行业节前集中采购也大幅下降,导致节日效应不如往年。

  策略:单边策略,基于淘鸡领先指数推演,蛋价在明年3月之前或将延续跌势,建议逐月逢高做空近月合约。套利策略,在养殖利润亏损导致产能出清前,鸡蛋期货近弱远强格局有望延续。目前近远期价差处于相对偏高水平,仍可考虑反套操作。期权策略,鸡蛋周期位置临近压力期与出清期的边界,未来进入出清期的可能性加大,价格在出清期或将温和下跌,建议在主力月合约动态构建熊市价。

  ▼生猪

  观点:政策持续落实,猪价稳定运行

  上市猪企公布2025年上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2家企业中有18家企业实现盈利,合计实现盈利达到200.4亿。对比去年同期盈利情况,16家企业同比增速为正,牧原股份、神农集团、正邦科技、大北农增速均超过200%,牧原股更是高达1169.77%。2025年上半年生猪销售均价虽同比下降,但受益于生猪养殖成本快速下移及生猪出栏量同比高增驱动,生猪板块盈利扩大带动养殖链全链条盈利修复。

  牧原股份在2025年半年报交流会上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生猪产能调控号召,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有序淘汰低产低效母猪,预计年底将降到330万头。对于明年的能繁母猪数量规划,在当下产能调控方案的指引下,公司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对生猪出栏体重的管理上,公司将持续降低均重,预计本月底将降至120公斤。在销售端,此前公司已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构建管控体系,从源头进行把控,确保所有育肥猪都能流向屠宰厂。头部企业积极发挥产能调控带头作用,有助于促进生猪价格平稳运行,助力生猪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策略:猪肉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显著,政策层坚定维稳猪价,头部企业认真执行降重去产能,为产业均衡发展提供支撑。在政策定力与企业行动高度协同下,猪价有望维稳。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