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粕】
USDA数据显示,截至9月2日美豆产区约有16%的区域受到干旱影响,前一周值为11%,去年同期19%。未来两周,美豆产区天气继续以少雨为主,且程度逐渐加重,温度上将由低温再次转向高温。国际上受各国生柴政策影响,全球油脂走强或将带动大豆压榨量提升。国内方面,豆粕现货整体偏弱,8/9/10三个月份大豆到港量充足,四季度供应整体问题不大,但如年底中美贸易依旧未谈妥,明年一季度国内大豆供应或有缺口。中美贸易尚存不确定性,行情短期或继续震荡,先观望,中长期我们谨慎看多连粕。
【豆油/棕榈油】
豆棕油主力合约受到宏观因素影响,上周五白盘大幅上涨,夜盘表现为震荡回调态势,价格波动增大。由于中美大豆贸易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大豆明年一季度供应端存在不确定性,并容易影响四季度的市场预期。如果中国采购美国大豆回归常态,那么大豆供应紧张预期会缓解,如果中美大豆贸易仍然中断,那么明年一季度大豆供应偏紧的情况容易发生,也容易影响四季度市场的情绪。海外棕榈油四季度处于减产周期,供应端有驱动因素。四季度国内豆棕油处于需求旺季。长期角度看美国和印尼生物柴油的发展趋势仍存在,工业需求的趋势容易给豆油棕榈油托底,使得价格抗跌,所以豆棕油可以考虑择机逢低买入,需要把波动空间放大,并注意控制波动风险。
【菜粕/菜油】
全球菜籽主产国(或区域)新季供给将陆续上市,包括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供给端进入阶段性宽松状态,市场焦点将转到需求端。中国菜系进口加速多元化进程,菜系供需平衡的调整更为灵活,预计国内菜系供需以紧平衡状态为主,菜系延续内强外弱的状态。进口来源上,预计四季度中国对澳大利亚菜籽的进口显著增多。市场预计将消化商务部对加菜籽的新举措,9月5日其公布延长对加菜籽反倾销调查的期限,关注中加经贸的新动态。综合来看,国内菜系供需紧平衡,预计菜系价格重心将有所抬升。
【豆一】
国产豆主力合约上周五受到宏观因素影响,价格波动放大。国产大豆上周五继续竞价拍卖,给市场带来边际供应压力。国产大豆长势较好,收成预期向好,9月下旬国产新豆将陆续上市,后续关注新季大豆开秤的表现及内外市场贸易政策表现。
【玉米】
截至9月5日,中储粮总共进行了20次进口玉米拍卖,共计约443.87万吨,成交143.40万吨,但进入9月后成交率明显提升。国内新季玉米产量大概率与去年相当,但旧作结转库存偏少。贸易商去年普遍收益不错,对新季玉米有一定的预期,北方港口部分贸易商已经提前扩充了仓库面积,积极准备收粮。预计新粮开秤前后玉米或将继续偏强震荡运行,低多可继续持有,后续等新粮收购热情淡去后,大连玉米期货或继续底部偏弱运行。
【生猪】
生猪期货增仓下跌,主力11合约跌幅较大。周末生猪现货,下跌,出栏均价跌至接近年内最低水平,多个南方省份受调运政策影响价格大幅下跌。涌益样本显示9月规模企业月度出栏量预计环比增加4%,单日出栏量预计环比增7%。供应压力仍然主导价格。最新一周猪粮比价继续低于6:1,关注后期是否还会继续收储。基本面方面,由于前期新生仔猪数量的回升,供应延续充裕。不过随着中秋和国庆等节日的临近,预计需求端也有一定的支撑。另外,肥标价差在继续走扩,关注二次育肥的状态,目前整体情绪较为谨慎。整体来看,我们预计在大供应的状态下,猪价仍有一定的下行压力。建议继续关注政策面以及供应释放的节奏。
【鸡蛋】
周末鸡蛋现货价格南北方普遍上涨,中秋节前需求端有所提振。行业持续亏损之下,近期老鸡淘汰价格和淘汰日龄均有所下降,淘汰情绪有所增强。补栏方面,8月鸡苗补栏量维持低位,预计到年底阶段,蛋鸡新开产数量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继续关注现货反弹的力度和持续性,以及产能去化节奏,空头减仓规避为主。今年下半年是行业加速产能去化的关键阶段,对于明年上半年的远月合约,可以考虑择机布局远月的多单,近月合约则需重点关注空头资金未来的离场问题。
【棉花】
上周美棉震荡偏弱,周度签约数据表现尚可,中国采购有所回暖,美棉干旱区域有所扩大,但德州天气仍偏好,美棉产量存上调预期;巴西棉花收获进度仍偏慢,但丰产预期逐渐落地。国内现货成交一般,市场关注焦点向新棉转移,关注后续机采棉收购价格;下游开机总体持稳,成品库存缓慢下降,但利润仍不理想。国内新年度丰产预期较强,新棉预售量较大,虽然进入旺季需求,但下游订单仍然一般,继续关注中美谈判情况。操作上暂时观望。
【白糖】
上周美糖震荡。虽然今年巴西甘蔗单产下降,但是由于制糖比例同比增加,产糖量或继续维持高位,美糖上方仍面临一定压力。国内方面,今年糖浆进口量偏低,国产糖的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速度较快,库存压力较轻。产量预期方面,25/26榨季广西食糖产量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关注后续天气情况和甘蔗长势。综合来看,美糖趋势依然向下,国内利多不足,预计糖价维持震荡。
【苹果】
期价震荡。早熟苹果上市后价格较高,现货市场看涨热情增加。另一方面,从套袋数据来看,预计25/26季度苹果产量同比变化幅度不大,供应端缺乏利多驱动。另外,今年陕西地区果农看涨热情较高,留果量增加,新季度冷库库存可能会高于市场预期。综合来看,由于早熟苹果行情较好,短期价格或继续上涨。不过,中长期看供应端利多不足,操作上暂时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