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马棕进入减产季,印尼宣布计划推进B50。方向震荡偏强。
棕榈油今日贸易商24度棕榈油基差报价稳定,其中天津国标24度01+120元/吨,稳定;山东01+40元/吨,稳定;江苏01-40元/吨,稳定;广东01-100元/吨,稳定。据高频数据,马棕9月前25日产量-4%,出口+11.3%。EUDR法案延迟一年实施,印尼欧盟经贸协定签署进一步支撑棕榈油出口前景。印尼计划2026年推进B50,或引发棕榈油供应担忧,利多。
豆油今日部分区域现货一级豆油基差如下:其中天津基差01+200元/吨,涨20元/吨;日照基差01+210元/吨,涨10.00元/吨;张家港基差01+220元/吨,跌10元/吨; 厦门基差01+230元/吨,稳定; 东莞基差01+320元/吨,稳定; 钦州基差01+180元/吨,稳定。美豆进入收获季,关注天气对收割进度的影响。阿根廷70亿美元销售已达成,免税期结束,对美豆有一定提振。国内大豆压榨开机高,短期库存压力大。关注中美谈判进展,以及国内下游餐饮端消费情况。
菜油今日部分区域三级菜油贸易商基差报价:张家港01+250元/吨,涨10元/吨;钦州01+280元/吨,涨30元/吨;东莞01+450元/吨,涨30元/吨;厦门01+310元/吨,涨30元/吨;成都01+540元/吨,稳定。国内基本面无明显变化,港口库存高,流通缓慢。对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菜籽陆续进入收割期,菜籽迎来阶段性供给宽松状态。反倾销调查延期,中加高层谈判尚未出结果,中加关系走向不明朗。预计澳菜籽进入国内只是时间问题,对盘面造成利空影响。
粕类:巴西大豆新作种植快于往年,预示丰产。方向震荡。
今日连盘豆粕主力收于2939元/吨,连盘菜粕主力收于2435元/吨。美豆收割关键期,关注天气对收割进度的影响。中美经贸谈判仍在进行中,美豆对华出口预期不确定,市场担心美豆出口前景。阿根廷70亿美元销售已达成,免税期结束,对美豆有一定提振。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菜籽陆续进入收割期,菜籽迎来阶段性供给宽松状态。反倾销调查延期,中加高层谈判尚未出结果,中加关系走向不明朗。预计澳菜籽进入国内只是时间问题,对盘面造成利空影响。
白糖:白糖本榨季以来销售节奏提前,工业库存维持同比的低位。三季度开始,加工糖大量入市,在质量好价格低的优势下,迅速占领市销区市场,广西产区外销受阻,截止8月底工业库存才同比增加。内蒙古、新疆开榨,标志着新榨季的开始,新糖即将入市,陈糖工业库存同比增加,加工糖厂全线开工的状态下,消费市场旺季不旺,现货压力倍增。国际市场,巴西高制糖比的促使下,继续维持高产量以及北半球的增产预期下,压制原糖价格上涨。国内期货市场26年各个合约几乎平水,总体震荡偏弱运行,远期合约没有太多贴水,也表明市场对增产预期已经大部分兑现,市场等待新的驱动。驱动力还需要看国际市场,是外糖继续内灌,还是收窄进口利润窗口,需要关注原糖走势。巴西压榨进入后半段,含糖量持续下降,以及乙醇折糖价格回收,或许给原糖带来反弹可能。预计短期内糖价震荡运行。
棉花:棉震荡下行,虽近期有所反弹,但整体跌幅显著,USDA报告影响有限,市场关注重心逐步转移至国内新作棉花。北疆受接连降雨影响,新花采收延期,但市场对于新花丰产预期不变,对盘面顶部形成压力,而现货偏紧现状虽然存在,但对底部支撑力度逐步减弱,下游纺企订单有所回升,开机增幅不大,补货较为谨慎,后期关注节后市场供应情况及下游补货进度。预计短期内棉价震荡运行。
苹果:苹果期货主力2601合约今日震荡上行,突破8800后回落后趋于震荡,至收盘涨16元/吨至8633元/吨,成交和持仓有所增加,近月10合约和11合约表现相对强势,正套价差继续扩大。现货基本面当前正值晚富士大面积摘袋期,产区持续阴雨天气影响,摘袋后上色偏慢,上市推迟,部分少量红货有成交,大部分仍在预定中,价格普遍去去年同期高出0.8元/斤,具体看陕西延安洛川产区早熟富士70以上半商品市场主流价格3.5-4.2元/斤,成交多集中在3.5-3.8之间,白水地区主流价格3.0-3.5元/斤;庆阳地区主流价格3.8-4.0元/斤。终端市场,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富士苹果批发价格9.19元/公斤,近期价格有所回落,销售速度稍有放缓。期货上维持周报观点,节后重点关注开秤价变动趋势和交割力量博弈,回调买入冲高止盈操作,轻仓参与。
鸡蛋:行业整体产能难以有效收缩,而鸡蛋供应量难有明显下降,供大于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偏弱下行。截止10月09日主产区蛋价2.95元/斤,主销区蛋价3.10元/斤,全国均价3.10元/斤左右,淘汰鸡价格4.55元/斤,价格偏弱运行。期货方面,节后首日,鸡蛋主力合约2511合约,该合约大幅下行,11合约收盘价为2871元/500千克,较节前-147元/500千克。跌幅4.87%,盘面来看,现货仍有回落预期,盘面近月走势偏弱,10月上旬正处“双节”假期,市场需求减弱, 蛋价逐步下移,虽临近假期结束时,下游集中补货或对行情有所拉动,但提振作用有限,假期过后市场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当前淘鸡日龄已回落至500天以内,但相较前几轮行业深度去化周期的低点,仍有明显差距。在淘鸡日龄降至450天之前,供大于求矛盾进一步加剧,蛋价或继续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