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豆油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4 10:05:42 股吧网页版
农产品 | 南美整体播种推进顺利 持续对美豆出口前景构成压力
来源:瑞达期货

  豆一

  当前东北产区新季大豆上市范围持续扩大,市场供应量稳步增加,当前黄淮海产区本地陈粮余量已有限,而当地新豆尚未形成大规模供应,北方低蛋白早熟豆持续到货,因蛋白含量偏低,其报价明显低于南方陈粮,在补充市场供应的同时,也拉低了区域大豆的整体价格重心。与此同时,东北产区高蛋白大豆近日成交活跃,在南方产区新豆尚未规模上市、供应偏紧的窗口期内,市场整体仍由陈粮与东北产区新粮补充。安徽、山东地区新豆正值收割,预计月底大量上市,价格预计仍将承压运行。

  豆二

  在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背景下,美豆价格大幅回落。从供应端来看,美国中西部前期强降雨虽短暂延误收割进度,但也有效缓解了前期旱情,并推动密西西比河水位上升,有利于后续农产品运输。南美方面,巴西此前两周天气偏干对出苗不利,但近期降雨已逐步回归,预计将出现更广泛降水,有助于播种进度加快。据咨询机构统计,目前巴西大豆播种进度已达12.48%,南美整体播种推进顺利,持续对美豆出口前景构成压力。

  豆粕

  中美互相加征船舶费用,增加进口成本。美威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一旦关税落实,美出口需求改善破灭,CBOT大豆价格或有跌破1000美分的可能。从国内情况来看,四季度进口南美豆,总体供应不短缺,1季度或有供应短缺的可能。而加征船舶的费用,可能会增加进口成本。另外,目前豆粕价格偏低,性价比高,下游企业囤货对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不过也需要考虑到,短期供应充足,库存偏高,国家还有抛储的可能。而需求方面,生猪养殖利润不佳,政策有去生猪存栏的方向,限制饲料的需求。豆粕关注上方压力情况。

  豆油

  中美贸易争端加剧,油厂上周有所补货,这周需求较为清淡。国内供应充足,开机率高,总体供应库存偏高。上周五MPOB报告意外利空,导致棕榈油走势偏弱。不过印尼B50继续支撑生物柴油需求,加上印尼的库存压力较为有限,也给油脂一定的支撑。不过,如果原油价格继续走弱,作为生物柴油添加的豆油和棕榈油也将受到影响

  棕榈油

  基本面上,马来西亚南部棕果厂商公会(SPPOMA)数据显示,10月1-1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增加6.59%,其中鲜果串(FFB)单产环比增加6.02%,出油率(OER)环比增加0.11%。根据船运调查机构ITS公布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0月1-10日棕榈油出口量为523602吨,较9月1-10日出口的476610吨增加9.9%。高频数据显示,产量虽然增加,但是出口同样增加。不过上周五的MPOB报告总体利空市场,加上原油走弱,也拖累作为生物柴油需求的棕榈油和豆油。暂时观望。

  菜油

  洲际交易所(ICE)油菜籽期货周一休市。隔夜菜油2601合约收涨0.10%。加拿大统计局报告显示,加菜籽作物产量预估为2000万吨,这将是2018年以来最高水平。且加菜籽进入收割期,丰产逐步兑现,对加菜籽价格带来一定压力。其它方面,印尼B50生柴政策取得新的进展,利好棕榈油市场,但MPOB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库存为较前月增加7.2%,至236万吨,已经连续七个月增长,且库存水平接近约两年来最高水平。国内方面,对加拿大菜籽反倾销政策的初裁落地,预计四季度进口菜籽供应将结构性收紧,菜油也将继续维持去库模式,对其价格形成支撑。不过,豆油供应充裕,且替代优势良好,使得菜油需求维持刚需为主。盘面来看,隔夜菜油窄幅震荡,近日有所调整。后期继续关注中加贸易政策走向。

  菜粕

  芝加哥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周一收盘持稳,在前一交易日大跌后企稳。隔夜菜粕2601合约收涨0.17%。由于天气条件总体有利,美国中西部地区收割活动积极推进。美豆丰产预期继续牵制其市场价格。同时,我国仍然未订购当前年度的美豆,美豆出口压力仍存。不过,USDA季度库存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9月1日,美国旧作大豆库存总量为3.16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期,同比减少8%。美国政府处于停摆状态,各类数据匮乏,市场也相对谨慎。国内方面,中美及中加贸易谈判仍未有实质性进展,四季度加菜籽和美豆进口仍将受限,供应端压力较小。不过,随着温度下滑,水产养殖需求逐步转弱,菜粕刚需下滑。同时,四季度大豆供应仍相对充裕,且豆粕替代优势良好,削弱菜粕需求预期。盘面来看,菜粕总体维持偏弱震荡,后期继续关注中加及中美贸易政策。

  玉米

  芝加哥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周一收跌,受累于收割压力。隔夜玉米2511合约收跌1.33%。受美国政府停摆影响,美国农业部未发布作物进展报告。不过,分析师们平均预期,截至上周日,美国玉米收割完成约29%。随着美玉米收割推进,供应压力将逐步增加,也令美玉米价格继续承压。国内方面,东北产区新玉米单产较为理想,基层种植户认卖情绪偏强,潮粮供应偏集中,而部分华北企业北上采购东北优质粮源,部分直属库也开始挂牌收购,市场购销活跃度略有好转,但新玉米水分高储存难,贸易商建库情绪谨慎,随收随走,企业厂门到货维持高位,收购价格继续偏弱。华北黄淮产区阴天天气持续,新玉米堆积返潮霉变现象增多,玉米品质明显下降引发价格跌势,部分区域种植户出货意愿有所减弱,粮源流通减少,但多数种植出售积极性仍高,而需求跟进相对谨慎,贸易商随收随走,深加工企业建库意愿不足,企业多以刚需采购为主,压价意愿偏强。盘面来看,在现货偏弱影响下,盘面维持偏弱调整。

  淀粉

  隔夜玉米淀粉2511合约收跌1.08%。随着新季玉米上市量逐步增加,原料玉米供应压力加大,价格整体走弱,玉米淀粉成本支撑下滑。且下游造纸与淀粉糖行业假期期间存在部分停机检修情况,对应玉米淀粉实际需求量有所减少,对淀粉价格也有所不利。同时,行业库存仍然偏高,且木薯淀粉和小麦淀粉替代优势仍存,继续挤压玉米淀粉市场需求。盘面来看,在玉米偏弱拖累下,淀粉市场仍维持偏空思路。

  生猪

  供应端,考虑仔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养殖周期,以及前期部分规模场出栏计划推迟至10月出栏,近月出栏压力犹存。此外,在亏损以及悲观情绪下,散户积极出栏。需求端,节后需求惯性下降,终端采购意愿减弱,屠宰企业开工减少。总体来说,虽然连续下跌使得部分养殖企业有挺价情绪,现货价格暂时止跌企稳,但是短期生猪供需维持偏松格局难以扭转,预计生猪价格仍将弱势震荡运行。

  鸡蛋

  蛋鸡在产存栏仍较高,老鸡尚未超淘,高产能仍是市场主要关注点,且节后消费季节性转淡,鸡蛋供需宽松状态预计将继续维持,也持续压制近月合约。另外,国庆假日期间,鸡蛋现货价格明显有所下跌,节后也进一步走弱,拖累节后盘面的表现。总体而言,高产能压力仍存,叠加现货价格下跌,短期近月合约仍以逢高抛空思路对待。远月受产能去化逻辑支撑,表现或强于近月合约。

  苹果

  新季晚熟富士零星上市,西部产区苹果开秤价格普遍高于去年同期0.3-1元/斤不等,由于受降雨天气影响,导致晚富士集中上市时间延后,预计集中上市时间推迟到10月中旬附近。客商对好货采购相对积极,价格稳健运行。销区市场,苹果交易表现一般,双节走货未见明显起色。西部产区苹果集中上市时间推迟,不仅压缩了收购时间,还可能导致各产区面临同时供应集中上市,关注下树后晚富士质量情况。操作上,建议苹果2601合约短期偏多思路对待。

  红枣

  新季主产区红枣长势相对优于去年同期,受节气影响,新枣下树时间预计较去年提前一周左右,内地客商假期前后陆续前往产区备战新季,目前签订量较少,且尚未下树,关注新枣收购价格。据 Mysteel 农产品调研数据统计,截止2025年10月9日红枣本周36家样本点物理库存在9167吨,较上周减少36吨,环比减少0.39%,同比增加93.89%,样本点库存小幅下降。双节期间销区市场到货少量,受假期情绪及降雨影响,看货采购客商一般。操作上,郑枣2601合约短期暂且观望。

  棉花

  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周一收跌,贸易紧张局势令需求忧虑挥之不去。ICE 12月棉花期货合约收跌0.25美分,或0.39%,结算价报每磅63.59美分。国内市场:供应端,当前棉花商业库存已降至同期低位。新疆产区籽棉收购价格略有上涨,新疆机采棉收购价格在3.0元/斤附近,手摘棉在3.50元/斤附近,新棉陆续上市,且新年度丰产明显,供应端压力逐渐上升。需求端,纺织厂订单仍未见明显好转,开机率仍低于去年同期,下游传统“金九银十”旺季局面未出现。关注节后补库及上市节奏。操作上,暂且观望为主。

  白糖

  洲际交易所(ICE)原糖期货周一大跌,受累于供应过剩前景。ICE交投最活跃的3月原糖期货收跌0.49美分,或3.0%,结算价报每磅15.61美分。巴西对外贸易秘书处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巴西9月份出口食糖324.58万吨,环比减少49.32万吨,同比减少16.3%。巴西2025/26榨季(4月-次年3月)以来,截至2025年9月巴西糖累计出口1775万吨,同比减少8.73%,巴西出口糖环比减少,受国际糖价下跌及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显示出当前巴西糖出口正面临较大压力。国内市场:据不完全数据显示,截止9月广西、云南糖合计工业库存64.68万吨,同比增幅超60%,库存同比显著高于上榨季。加之北方甜菜产区糖厂陆续开机生产,加之9月关税配额外原糖预报到港数量为46万吨,供应将逐渐增加。操作上,郑糖2601合约短期偏空对待。

  花生

  东北交易好于其它地区,但市场并不囤货。河南、山东花生销量不佳,尤其是河南,降雨时间长,花生霉变出芽普遍。10月份农户集中收获,花生供应预计增加,届时可能拖累行情,有一定的下跌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