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观点:新花生大体平稳,期货震荡为主
产区天气变化将直接影响晾晒进度、供给量及新花生质量。河南产区目前局部天气有所好转,农户抢收花生中,花生上量不大,干货好货供应偏少。据天气预报,下周河南南部产区天气有所好转,麦茬花生上市或将加速。若河南天气转好,担心花生上量影响,东北产区购销放缓,观望情绪增强。需求端,深加工企业需求偏弱,内贸市场销量同比下滑显著。短期花生受天气影响,引发阶段性供应节奏变化,价格短期或偏稳运行。中长期需要关注河南麦茬花生上市质量,以及大型油厂入市收购时间及标准。
策略:期货方面,价格反弹空间或有限,短线交易为主,趋势交易者暂时观望。
▼棕榈油
观点:BMD毛棕重返8500上方,连棕或跟盘小幅反弹
产地,10月前半月马棕出口增12-17%,同期产量增6.6%。9月美豆压榨量1.97863亿蒲。
国内,豆棕现货日成交一般。本周新增2条12月期棕榈油买船;豆油库存127万吨,棕榈油库存60万吨附近。
策略,政府停摆美农部分报告继续延迟公布,美豆系市场缺乏产业指引;美豆9月压榨量创历史次高、压榨需求强劲,不过美对华出口未见好转、巴西播种较快等压制CBOT大豆回测1000支撑。10月马棕产量回升6-7%,出口增幅扩大至12-17%。印尼明确2026年下半年实施B50,并考虑将CPO出口税有10%提升至15%以资助其B50实施。9月印度进口棕榈油83万吨,进口豆油50万吨,节前价格回落豆棕油均有集中采购。整体看,马来9月增库交易动能减弱,市场转向中长期支撑,BMD毛棕再度反弹至8500上方。
操作上,短期市场缺乏明显指引,连棕或跟随马棕小幅反弹;中长期产地供减需增将继续支持棕榈油走势。棕榈油低位多单继续持有,激进者建议关注本轮回调低点。
▼棉花
观点:内外棉花均震荡运行
国外,美国政府停摆,近期USDA各类美棉报告均未发布。美棉产区降雨匮乏,美棉收割加速,新棉上市对棉价带来压力;另外美元指数走弱,美原油走弱,美国谷物低位反弹,多空交织美棉震荡运行。
国内供应端,当前棉花商业库存已降至同期低位,近期新棉采收持续进行,新棉上市压力持续增加;下游需求表现偏弱,纱厂订单增加有限,旺季不旺背景下棉花现货价格表现偏弱。
策略:短期美棉低位震荡。当前国内棉花库存处于低位,但新棉持续收获,且下游需求仍显偏弱,对国内新棉价格也存在压力。关注新棉上市节奏与下游补库节奏,短期棉价或震荡运行,中长期在丰产压力下仍将保持弱势。操作上,暂时观望。
▼玉米
观点:华北上量减少,玉米低位震荡
外盘方面,近期美玉米产区降雨有限,玉米收获持续推进,且不过美元指数持续走弱,美玉米低位反弹。
国内方面,近期产区收获加速,华北降雨减少,农户加速收割晾晒,短期上量缩减;东北新粮上市增加,北港集港量增加;不过受下游养殖利润倒挂,企业备货谨慎,南方销区购销清淡。全国新粮现货价格整体走弱。
策略:美玉米低位反弹。国内新粮上量增加,下游承接有限,玉米现货走低,短期盘面预计震荡偏弱;中长期来看,新季玉米存在丰产预期,玉米仍将向下寻底。操作上,单边逢高空01,套利推荐1-5反套。
▼豆粕
观点:连粕与美豆走势劈叉
成本端,美国政府停摆,近期各类USDA报告均未发布。不过美豆产区降雨稀少,大豆收获预计加速,大豆上市压力巨大;同时中美贸易争端再起,美国威胁加征100%关税,关税背景下中方仍难以采购美豆,美豆出口需求依旧表现弱势,另外NOPA显示9月美豆压榨1.97863亿蒲高于预期,多空交织美豆低位震荡。另外近期阿根廷大豆销售步伐放缓,不过销售进度已经远超往年。
国内,9月进口大豆1286.9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节后国内豆粕市场购销逐渐恢复,油厂开机率逐步回升至60%左右,下游延续补库,油厂豆粕成交与提货均可。短期油厂大豆库存继续走高,豆粕库存小幅回落。
策略:多空交织,美豆低位震荡。国内端近月大豆采购基本完成,远月大豆采购逐步推进,且即便不采购美豆远月缺口也有限;短期进口大豆到港充足,国内大豆及豆粕库存充足,豆粕现货仍表现偏弱,关注中美贸易争端演变和10月末中美元首会面情况。短期连粕震荡偏弱,中长期仍将延续筑底。操作上,暂时观望。
▼鸡蛋
观点:短期情绪主导,现货小幅反弹
节后产区全面跌破三元大关,现货以快速补跌的方式实现了基差修复。蛋价短期存在情绪修复,但当前鸡蛋供应并无明显下降,需求也无回暖的象。
供给方面,淘鸡日龄虽已回落至500天以内,但仍明显高于前几轮周期低点,产能收缩有限;且随着可淘老鸡减少,去化节奏趋缓。9月气温下降,产蛋率回升,叠加5月补栏鸡苗陆续开产,新增产能持续释放,供应压力加大。
需求方面,近期猪肉、蔬菜、禽肉等替代品大幅下跌,明显减少鸡蛋的替代作用,导致库存快速积累。下游贸易商和终端采购多持谨慎观望态度,以清理自身库存为主,入市采购的积极性不强。
策略:基于淘鸡领先指数推演,蛋价在明年3月之前或将延续跌势,建议逢高做空为主。
▼生猪
观点:二育情绪转强,现货小幅反弹
随着天气转凉,市场对肥猪前景看涨信心略有增加,而目前猪价处于历史低位,且饲料成本价格回落,部分二育跟进情绪转强,补栏标猪现象明显增多,一定程度缓解的市场供应压力。
需求方面,双节后旅游消费降温,居民家庭需求跟进偏弱,整体需求存在惯性回落。主流屠企新增订单有限,开工率预计将出现下降。
策略:通过构建反映仔猪供应和需求的领先指标判断,猪价在未来三个月或继续承压。操作上,建议中长线逢高沽空1月合约,短线暂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