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棉价震荡整理,上方面临套保压力
隔日外盘,ICE美棉主力合约下跌1.18%。夜盘郑棉2601主力合约上涨0.04%。10月20日(周一),巴西对外贸易秘书处( Secex )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巴西10月前三周出口棉花177,221.64吨,日均出口量为13,632.43吨,较上年10月全月的日均出口量12,770.24吨增加7%。上年10月全月出口量为280,945.36吨。新疆籽棉收购价稳硬,主要集中在6—6.3元/公斤区间,折合新棉成本在1.4万元/吨上下,且价格区间逐渐收敛。新棉丰产,套保压力极大,郑棉继续向上将触发套保需求。
白糖:原糖再度暴跌,波动率极高
隔日外盘,原糖主力03合约下跌0.72%,白砂糖12主力合约上涨0.42%。夜盘郑糖2601合约下跌0.33%。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9月成品糖产量为53.9万吨,同比增长35.4%。1-9月累计产量为1098.4万吨,同比增长10.8%。当前国际糖价格已处于极低水平甚至处于成本下方,间或有大幅反弹,波动率极高。国内糖价处于成本低位,但丰产预期正逐步兑现,反弹乏力。
蛋白粕:豆粕止跌反弹
昨日外盘美豆上涨0.12%,国内夜盘豆二上涨0.76%,豆粕上涨1.36%;菜籽上涨2.55%,菜粕上涨0.26%。据钢联最新数据,截止2025年第42周,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库存上升,豆粕库存下降,未执行合同下降。其中大豆库存768.7万吨,环比增幅0.38%,同比增幅27.49%;豆粕库存97.62万吨,环比减幅9.54%,同比增幅4.16%;豆粕表观消费量为181.42万吨,环比增幅51.18%,同比增幅6.32%。截止10月17日,沿海地区主要油厂菜籽库存0.6万吨,环比减少1.2万吨;菜粕库存0.78万吨,环比减少0.37万吨。此前国内9月进口大豆数量远超预期,豆粕下跌偏弱运行。昨日夜盘豆粕止跌反弹,但市场情绪偏弱,反弹短线做多或暂观望。根据海关数据显示,9月我国进口低芥子酸菜粕8.44万吨,环比减41.04%,同比减61.68%;进口其他菜粕7.33万吨,环比增4.32%,同比增3517.50%。目前供应端因工厂低开机率而偏紧,但需求端并未同步跟进,始终未见回暖信号。同时进口菜粕的库存压力持续压制价格波动空间。
油脂类:油脂缺乏利多因素,偏弱运行
昨日夜盘豆油下跌0.51%,菜油下跌1.03%,棕榈油下跌1.56%。SPPOMA公布10月前20日马棕油产量环比增加2.71%,MPOA数据为环比增加10.77%;ITS公布同期马棕油出口环比增加3.4%。菜油方面,上周中加外交部长在北京会面,双方讨论了包括油菜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问题,菜油的政策利空风险始终存在。国内大豆供应充足,油厂开机率较高,豆油库存压力仍大。油脂缺乏利多因素,偏弱运行。
畜禽养殖:期价偏弱震荡
生猪现货多有上涨,全国均价上涨0.26元至11.78元/公斤,生猪期价偏弱震荡,各合约略有收跌。考虑到去年10月仔猪价格上涨带来能繁母猪配种增加,结合农业农村部生猪存栏数据来看,8月之后生猪出栏量有望环比回升,基于这一预期,养殖户在二季度出栏同比即告大幅增加,三季度同比增幅进一步扩大,9月日度屠宰量更是来到历史同期高位,这带动生猪现货持续大幅下跌至亏损状态。需要留意的是生猪反内卷政策对三季度市场的影响,在我们看来,由于头部企业配合降重要求,这是三季度特别是9月生猪出栏加快的原因之一,这有望提前释放供应,但市场认为供应有望线性趋势增加,这可能带来近月合约的预期偏差,此外,考虑到生猪现货下跌使得猪粮比来到5:1下方,国家收储动向亦值得重点留意。而对于远月合约而言,考虑到仔猪价格持续下跌叠加反内卷要求,行业产能有望加速去化,远月供需大概率趋于改善。我们暂持中性观点,建议谨慎投资者观望,激进投资者可考虑轻仓入场试多。
鸡蛋现货稳中有跌,其中主产区均价持平在2.80元/斤,主销区均价下跌0.03元至2.98元/斤,鸡蛋期价偏弱运行,各合约小幅收跌。从卓创资讯与钢联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今年年后以来鸡蛋价格跌入近年来的低位,带动蛋鸡养殖深度亏损,但两机构数据均显示蛋鸡苗销售量继续处于历史同期高位,蛋鸡淘汰量依然偏低,使得蛋鸡存栏量持续环比增加,并创出近年来的新高。7月底以来现货的下跌,再度引发市场的悲观预期,即担心上半年蛋鸡淘汰力度不够,且有大量冷冻库存需要消化,这会抑制季节性上涨幅度,近期现货滞涨,亦在强化这一预期,期价特别是近月合约持续增仓下行。从中期角度看,市场需要看到持续淘汰来改善供需,近期淘汰蛋鸡与蛋鸡苗价格下跌,蛋鸡淘汰日龄持续下滑,均表明市场有望加快这一进程,周期见底需要关注上述三个指标,可以参考2020年;考虑到国庆节后市场进入季节性淡季,不排除鸡蛋现货带动期价再度下跌的可能性。我们持中性观点,建议投资者观望为宜。
玉米与淀粉:淀粉-玉米价差走扩
玉米现货延续强势,华北产区涨跌互现,东北产区与南北方港口稳中有涨,玉米期价震荡偏弱,各合约多有小幅下跌。对于玉米而言,新作在国庆长假以来上市压力加大,现货价格随供应增加而走弱,目前北港收购价已与盘面01合约大致平水,当前需要判断的是现货的下跌空间,考虑到中下游库存处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需要补充补库,叠加农户售粮与贸易商屯粮心态或有望强于去年,此外,小麦亦有望带来一定支撑,按目前临储收购加上饲用替代,小麦1500-2000万吨的过剩量大概率已经得到消化,考虑到进口受限及华北新作玉米受降雨影响品质下降,国内各地大多参考小麦来进行玉米定价,因此,我们倾向于期现货下方空间或有限,因此,我们倾向于期现货下方空间或有限,暂持中性观点,建议谨慎投资者观望,激进投资者可考虑轻仓入场试多。
淀粉现货稳中有涨,局部地区报价上调10-50元不等,淀粉期价表现相对抗跌,淀粉-玉米价差多有走扩。对于淀粉而言,近期淀粉-玉米价差继续收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行业库存持续累积,其二是华北降雨导致玉米品质下降,有望流向深加工企业降低实际生产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暂时规避近月淀粉-玉米价差,转向远月特别是5月合约淀粉-玉米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