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观点:新花生稳中偏强,期货震荡为主
河南、山东产区麦茬花生受前期降雨天气影响,导致花生质量差异比较大,农户对次货出货比较积极,导致价格混乱。东北地区基层低价惜售,上货量不大,通货价格相对稳定;河南产区价格大体平稳,农户农忙加上新花生晾晒,整体上货量也不大,个别地区上货量略有增加。目前整体购销比较谨慎,现货花生短期将大体平稳,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农户后续出货积极性,以及主力油厂入市收购意愿。
策略:期货盘面短期或在7700-7900区间震荡为主,观望为主。
▼棕榈油
观点:等待马来月度供需数据,内外棕榈油跌势放缓
产地,GAPKI8月印尼棕榈油产量、出口及库存分别降1%、1.8%和1%;前8个月产量增13%。
国内,豆油现货成交一般。价格回落,棕榈油现货成交较好;贸易商逢低买货,本周新增2条棕榈油买船。
策略,国内恢复购买美豆提振市场情绪,隔夜CBOT大豆先抑后扬,继续创阶段性新高;不过美政府继续停摆,生柴法案或延迟公布压制CBOT豆油走低。10月马棕出口转降1%以内,产量增3%,供需数据偏空;印尼棕榈油8月末库存持续250万吨低位,不过2025年产量高于预期将缓和印棕供需局势,且B50计划不确定性增加引发市场担忧;产地利空压制,BMD毛棕破位。
操作上,东南亚供需数据及B50消息均偏空,中美谈判提振美盘情绪,产地分化加剧并向内盘传导,棕榈油破位,豆油强于棕榈油;不过随着利空交易,且市场等待马来月度供需数据,内外棕榈油跌势放缓,前期低位多单谨慎持有或暂时离场观望,关注8800支撑情况。
▼白糖
观点:白糖延续震荡偏弱格局
国际方面,供应过剩预期不改,ICE原糖连续走低。10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产糖248.4万吨,同比增加1.25%,制糖比为48.24%,高于去年同期的47.33%,累计产糖3601.6万吨,同比增加0.89%,累计制糖比为52.36%。巴西油价下调,醇油比例有所收敛,致使甘蔗制醇经济性下滑,糖厂制糖比仍较高,供应过剩预期使国际糖价承压。此外,印度、泰国新榨季有所扩产,目前天气条件良好,丰产预期强烈,进一步使糖价承压。
国内方面,10月进口糖预报到港17.45万吨,环比回落,叠加近期糖浆预拌粉管控政策有所收紧,整体来看,国内糖价压力有所释放;云南现已开榨,主产区将于12月集中开榨,新榨季供应预期表现较好,关注新榨季出糖率及后续天气情况。
策略,巴西供应过剩预期不减,国际糖价承压,预计延续弱势。国内甘蔗糖新榨季正式启动,后续供应预期较好,进口量有所下滑,国际供应影响有所减弱,短期预计延续震荡偏弱格局。
▼棉花
观点:中美取消芬太尼关税,郑棉表现坚挺
国外,美国政府停摆,近期USDA各类美棉报告均未发布。美棉产区降雨匮乏,美棉收割加速,新棉上市对棉价带来压力;9月美国CPI同比上涨3%低于预期,美棉终端消费收缩,美联储如约降息25个基点,不过偏鹰言论支撑美元指数上涨,另外中美会谈双方取消芬太尼关税,但未提及增加美棉采购,美棉震荡走低。
国内供应端,当前棉花商业库存开始季节性回升,近期新棉采收持续进行,新棉上市压力持续增加,不过机构调研显示今年新疆棉花亩产不及预期,支撑短期籽棉价格偏强;而下游需求表现偏弱,纱厂订单增加有限,不过中美关税降低利于国内棉纺出口,对郑棉存在支撑。
策略:宏观及产业压力持续,美棉震荡走低。国内棉花库存低位支撑盘面,但新棉持续收获,棉花库存将逐步回升,不过中美取消部分关税利好棉纺出口,支撑短期棉价坚挺。关注新棉上市与下游补库节奏,短期棉价震荡运行,中长期仍将保持弱势。操作上,暂时观望。
▼玉米
观点:短期上量偏少,玉米表现震荡
外盘方面,近期美玉米产区降雨有限,玉米收获持续推进,中美会谈未提及增加对美玉米采购,美玉米震荡走低。
国内方面,全国玉米收获接近尾声。近期产区收获加速,华北降雨减少,农户加速收割晾晒,上量偏少;东北新粮上市增加,北港集港量增加;受下游养殖利润倒挂影响,企业备货谨慎,南方销区购销清淡。全国新粮现货价格总体稳定。
策略:中美会谈利好支撑,美玉米震荡偏强。国内新粮短期上量偏少,下游购销转淡,玉米现货稳定,短期盘面震荡;中长期来看,新季玉米存在丰产预期,玉米仍将向下寻底。操作上,单边逢高空01,套利推荐1-5反套。
▼豆粕
观点:中国采购回归使美豆震荡偏强,连粕跟随走高
成本端,美国政府停摆,近期各类USDA报告均未发布。不过美豆产区降雨稀少,大豆收获预计加速,市场预估美豆收获在9成左右,大豆上市压力巨大;中美马来会谈取消芬太尼关税,且中国将增加美豆进口,美豆在出口转好预期下表现偏强。
国内,近期大豆到港增加,国内豆粕市场购销逐渐恢复,油厂开机率逐步回升至正常水平,下游延续补库,油厂豆粕成交一般,提货旺盛。短期油厂大豆库存下滑,豆粕库存小幅走高。
策略:中国采购回归,美豆震荡偏强。国内端近月大豆采购基本完成,远月大豆采购逐步推进;短期进口大豆到港充足,国内大豆及豆粕库存充足;国内增加美豆采购使远月缺口将不复存在,未来豆粕将跟随美豆盘面波动,短期连粕表现偏强,中长期仍将延续筑底。操作上,暂时观望。
▼鸡蛋
观点:现货以稳为主,大小码价差走强
当前,全国蛋价整体趋稳。天气因素使得储存便利,养殖端低价惜售,而贸易端库存充足,买卖双方观望情绪浓厚,短期内或呈现震荡格局。季节性规律显示,冬季跌价有囤货托底,涨价有供应压制,价格有望进入震荡阶段。
近期大小码价差出现走强,一方面可能是,养殖端加速淘汰高龄蛋鸡,导致大码蛋产能下降;另一方面,新开产蛋鸡增多,近期的开产多半是进口鸡品种,预计下个月新开产也不会少。
策略:基于淘鸡领先指数推演,蛋价在明年3月之前或将延续跌势,中长线建议逢高沽空为主,短线暂观望。
▼生猪
观点:现货稳中偏弱,持续关注二育
近期现货猪价的快速反弹,主要是由存栏结构失衡叠加阶段看涨情绪的驱动,并非供需基本面发生根本性转变,市场供应宽松趋势未改,猪价总体涨幅有限。
供给方面, 集团本月完成进度偏快,本月底下月初不排除存在缩量预期。但4-5月新生仔猪数环比增加,且同比增幅明显,所以生猪供给仍然偏大。
需求方面,近期随着天气转凉,标肥价差呈现扩大趋势, 二育的进出节点对于短期猪价产生较强的波动。 南方持续降温,中大猪需求量或逐步起量,叠加标肥价差持续扩大,南方二育或进场补栏,但北方二育或存在减量。
策略:通过构建反映仔猪供应和需求的领先指标判断,猪价在未来三个月或继续承压。操作上,建议中长线逢高沽空1月合约,短线暂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