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观点:新花生大体平稳,期货震荡为主
当前花生市场购销偏观望,东北产区挺价惜售、上货量低,河南受农忙与晾晒影响有效供应偏少,南北产区价差显著;需求端,贸易商按需择价采购,食品加工企业订单不足,油厂需求有限且退货率偏高,整体需求低迷。今年总产量高位、油料米占比高,短期价格难大幅上涨;东北优质商品米受高端刚性需求与库存成本支撑,回调空间有限。下周河南农忙结束后的出货量及质量为关键变量,若有效补充供给,东北报价将承压,反之价格仍获支撑。远期需防范炒作风险,因涨价后货源多为库存囤积,实际消耗缓慢。整体来看,短期内维持偏强震荡,后期重心或向河南转移。后续需重点关注河南供货情况及油厂收购政策调整。
策略:花生期货短期震荡行情概率偏大,逢回调做多、短线交易为主。
▼棕榈油
观点:EPA提议提高2026年生柴使用量,内外豆棕油上涨
产地,11月前半月马棕产量增4%、出口降15-16%,12月毛棕参考价4206.38马币/吨。
国内,10月豆棕菜油进口量分别为2、22和14万吨。豆棕油现货日成交一般,豆油库存115万吨,棕榈油库存65万吨。菜油成交骤增,继续去库至50万吨以下。
策略,USDA11月报告如期下调美豆单产预估,意外下调出口预估,不过随着中国采购力度加大,CBOT大豆再创阶段性新高。EPA提议提高2026年生物柴油使用量,隔夜CBOT豆油向上破52关键压力位。11月马棕产量转增,出口下滑,且下调12月毛棕参考价;机构预期2025年印棕产量增3-10%,出口增6-7%,生柴端需求强劲,政府计划12月初启动B50生物柴油道路测试缓和市场对B50能否实施的担忧;产地多空交织,不过受EPA消息带动,BMD毛棕连续两个交易日反弹,脱离低位区间。
操作上,东南亚缺乏明显支撑,不过中国加速采购点燃美豆市场情绪且EPA提议利于全球生柴市场,隔夜豆油重心继续上移,棕榈油尝试摆脱低位区间;菜系等待中加谈判进展,菜油震荡整理。棕榈油单边暂时观望,关注反弹持续性。
▼白糖
观点:进口增长超预期,郑糖偏弱震荡
国际方面,市场交易国际供应预期过剩,昨日ICE原糖03合约在15美分/磅压力位附近震荡收跌。巴西中南部10月下半月产糖206.8万吨,同比增加16.40%,制糖比为46.02%,同比增加0.11%,累计产糖3808.5万吨,同比增加1.63%。印度部分糖厂开榨提前,新糖产量表现较好,促使糖价承压。
国内方面,10月进口增长超预期,郑糖01合约日盘明显回落,夜盘在5400支撑位上方震荡。广西已开榨,陈糖已清库;云南新糖上市,现货偏弱,等待上量。10月进口食糖75万吨,同比增39.7%,环比回升明显,目前进口糖成本较低,现货报价以贸易商及进口加工糖为主,上方受国际供应过剩预期影响依然承压。短期国内糖价无利多驱动,预计震荡运行,后续需关注国内压榨进度和产区天气。
策略,国际供应过剩预期不断兑现,基本面整体仍偏弱,外糖暂震荡看待。国内榨季等待全面启动,新糖陆续上市,渐主导国内供应,目前加工糖为主,短期预计郑糖震荡偏弱。
▼棉花
观点:美棉低位震荡,郑棉表现弱势
国外,美棉11月USDA报告利空。美棉产区降雨一般,美棉收割加速,截至11月16日美棉收获71%略低于往年,给市场带来情绪提振。另外美元指数震荡,美原油走高,美国谷物表现坚挺,多空交织美棉低位震荡。
国内供应端,当前棉花商业库存开始季节性回升,新棉上市压力持续增加,不过机构调研显示今年新疆棉花亩产不及预期,支撑短期籽棉价格偏强;而下游需求表现偏弱,纱厂订单增加有限,不过中美关税降低利于国内棉纺出口,对郑棉存在支撑。
策略:多空交织,美棉低位震荡。中美取消部分关税利好棉纺出口,不过国内棉花库存低位回升,郑棉压力仍存,短期棉价震荡偏弱。关注新棉上市与下游补库节奏,短期棉价震荡运行,中长期仍将保持弱势。操作上,暂时观望。
▼玉米
观点:美玉米高位震荡,国内玉米震荡偏弱
外盘方面,美玉米11月USDA报告下调单产、产量,上调期初库存、出口和期末库存,本次报告中性偏空,不过受谷物市场利多带动,美玉米高位震荡。
国内方面,近期华北农户惜售情绪减弱,短期上量增加;东北新粮上市减慢,且港口到港较少、走货偏快拉动价格上涨;下游养殖利润倒挂,不过当前养殖企业处于增肥阶段,玉米需求增加,饲料企业备货增加;加工企业受利润转正支撑,加工企业需求增加。全国玉米现货价格稳中偏强。
策略:美玉米高位震荡。国内新粮短期上量小幅增加,下游需求持续,玉米现货稳中偏强,不过盘面率先走弱;中长期来看,新季玉米丰产,玉米仍将低位筑底。操作上,暂时观望。
▼豆粕
观点:美豆冲高回落,连粕震荡偏弱
成本端,11月美豆USDA报告中性偏多,叠加NOPA显示10月大豆压榨2.276亿蒲,同比增长13.9%且创历史最高,且中方再次采购14船美豆,利多支撑美豆再创新高。不过截至11月16日美豆收获达到95%,新豆上市给市场带来压力,同时近期巴西大豆播种正常,截至11月15日播种率为69%,美豆冲高回落。
国内,近期大豆到港充足,国内豆粕市场购销一般,油厂开机率逐步下降,下游延续补库,油厂豆粕成交及提货旺盛。短期油厂大豆及豆粕库存下滑,不过总体处于高位。
策略:美豆冲高回落。国内端近月大豆采购基本完成,远月大豆采购逐步推进;短期进口大豆到港充足,国内大豆及豆粕库存充足;国内增加美豆采购使远月缺口将不复存在,短期连粕弱于美豆,中长期仍将延续筑底。操作上,暂时观望。
▼鸡蛋
观点:期货补跌,修复基差
近期,期货补跌,修复基差。季节性规律显示,冬季跌价有囤货托底,涨价有供应压制,价格有望进入震荡阶段。
供给方面:往年同期大小码价格震荡走低为主,但今年进入11月份大小码价差出现走强。一方面可能是,养殖端加速淘汰高龄蛋鸡,导致大码蛋供给下降;另一方面,新开产蛋鸡增多,近期的开产多半是进口鸡品种,电商期间小蛋走货承压,后期供给压力不减。
需求方面,电商节后销区走货速度明显放缓,拿货积极性下降,库存略有增加。通常春节前备货提前两个月左右启动,预计12月中下旬之前需求影响有限。
策略:基于淘鸡领先指数推演,蛋价在明年3月之前或将延续跌势,中长线建议逢高沽空为主,套利可考虑1-3、1-5反套。
▼生猪
观点:现货震荡偏弱,关注腌腊进度
进入11月,受年末集中出栏、终端猪肉消费跟进不足等因素影响,猪价震荡偏弱运行。
供给方面,临近年末,养殖企业为保证年度出栏计划的顺利完成,部分猪企存在出栏增量的操作!近期出栏均重小幅上升,大猪出栏占比小幅增加,表明前期的二育猪源及压栏的猪源近期开始陆续出栏,进一步推高市场供应量。
需求方面,立冬节气后气温下降,有助于提振居民猪肉消费积极性,南方部分地区虽陆续启动腌腊备货,但整体进度偏慢,尚未形成规模性需求。
策略:通过构建反映仔猪供应和需求的领先指标判断,猪价在未来三个月或继续承压。操作上,建议中长线逢高沽空1月合约,短线暂观望。